在大工业板块上加速崛起——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2013年转型跨越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 2014-01-26 01:14 信息来源:维护机构 浏览次数:

2013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以全市“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加快发展”号令为指引,紧紧围绕打造“两区四镇”核心区的目标定位,牢牢把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中心工作,按照“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提升”的总体要求,整合优势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强力实施40余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引领区镇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进入全省西部开发区前十强。2013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达到41家;工业总产值完成27.93亿元,同比增长23.83%,其中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46.04%;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2亿元,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7亿元,同比增长27.65%。

坚持“品牌发展”,特色产业园建设具备雏形

把四大特色产业园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整合资源、集聚优势,全力以赴在园区设施提升、项目引进、产业链培植上求突破,努力推动特色产业园扩容提质,使特色产业园成为驱动开发区产业转型、经济跨越的最大“引擎”。围绕“两区四镇”一体化规划,突出现有企业、在建项目优势,在完善提升铝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载体功能的基础上,强力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园、台湾企业产业园建设。科学制定特色产业园发展规划,高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支撑载体,提升园区档次、突出园区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产业特色化、园区品牌化、项目精品化”发展思路。铝产业园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为目标,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船舶、电子、高低压电气、石油化工等用铝项目,园区规划面积1395亩,一期500亩已经启动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0多亿元,建成年产14万吨电解铝厂、年产18万吨铝合金棒材生产线、年产14万吨高性能铝挤压材项目,年销售收入60多亿元,利税9亿元。目前,园区有镒隆金属、包头瑜利铝合金商用车实验厂等在建项目4个,重点在谈项目3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位于岚济路北、沿双大路东西两侧,规划面积2580亩,主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相关项目,目前,涉及汽车及配件产业的企业主要有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信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山东金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宇飞传动技术有限公司5家企业,分别涉及到动力、制动、龙骨型材、车轮毂和传动5大部分。园区有在建项目3个,重点在谈项目2个。智能装备产业园以机器人项目带动,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面积1968亩,目前,园区有诺博泰机器人、铭盛重工、天能电源等在建项目3个,重点在谈项目4个。台湾产业园规划面积853亩,以与北京中关村兴业公司的合作为契机,提升海外产业园管理水平和孵化功能,跟踪引进台资项目。目前,园区有在建项目1个。四大特色产业园发展势头良好,框架雏形显现。

坚持“外引内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强势突破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 咬定项目不放松,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带动促进投资增长,以项目带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坚持“主导产业链条化、重点企业高端化、产业体系集群化”的工作思路,依托特色产业园平台,实行驻地招商工作机制,紧盯广东、海南、上海等重点区域的产业导向,选派专人驻地抓招商,采取定任务、定待遇、定奖惩的措施,重点跟踪铝型材、汽车制造等产业项目,坚持洽谈一批、储备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实现特色产业园边建设边发展。同时,精选成长性好、外联性强的企业,科学制定3-5年的发展规划,预留发展壮大空间,拿出优惠扶持政策,采取开发区招商队伍与企业负责人捆绑招商的方式,集中开展对外招商,突出招商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鼓励企业拿出土地、厂房、资质等优势资源,对外挂大联强、合资合作,实现品牌、管理、产能和市场的提升,达到快速发展壮大的目的。2013年到位市外国内资金28.7亿元,同比增长23.6%,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新开工过亿元项目12个,其中2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项目2个,5亿元项目2个,亿元项目6个。重点项目建设开创新局面。本着“一企一策、重点扶持”的原则,制定过亿元梯次企业培育计划,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土地、设备、人才、市场开拓、融资”等方面的扶持,鼓励本地企业“挂大联强”、合资合作,兼并重组、技改扩能,促其加速发展、快速膨胀,培育一批在科技含量、市场份额、业界影响等方面数得出、叫得响的国内知名企业群体。实行指挥部体制下的专班会战模式,推行包保负责制、挂牌督办制、一线工作制,靠上项目跟踪服务,千方百计突破土地、资金等制约“瓶颈”因素,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动金鼎实业技改搬迁项目一期投产,二期开工建设;诺博泰智能系统、隆拓铝基制品、丰华铝型材等九个项目建成投产。

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新进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金鼎公司加快工程机械院士工作站建设;主动承接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筹划好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整合大学科技园、海外产业园力量,努力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园区;搞好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上级科技支持。截至目前,区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100余家、高新技术类型企业6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济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7家,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的转化实施率达到96.7%。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可完全降解生物高分子、超硬耐磨耐蚀材料研发和实验中心,拥有1家院士工作站,拥有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取得专利300多项。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山东省名牌产品3个。开发区内90%以上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

坚持规划引领,三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运作模式,规范实施“三个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理顺体制、集聚要素,全力推进产业规划和产业链项目包装,加快推进园区发展。围绕“三个平台”,加强与正方公司的沟通和协调,启动“行政、科技、生活”三个服务中心建设,打造支撑跨越发展的载体平台。行政服务中心,总投资4200万元,规划占地20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统筹负责园区内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目前,已开始施工基础垫层,预计2014年6月可完工。科技服务中心,总投资约3.2亿元,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充分利用康坦生物厂址和岳庄村旧址,建设科技大厦和高标准的孵化器,规划占地300亩。目前,正在研究与正方公司的合作方式,积极招引外地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开发。生活服务中心,总投资2.6亿元,规划占地100亩,建设职工公寓及相关配套设施,一期建筑面积7.3万平方。目前,正在调整优化方案,临时设施已开始搭建,预计2015年3月可完工。

坚持统筹兼顾,基础设施建设亮点纷呈

围绕开发区形象、承载能力“双提升”,大力实施路网、社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路网建设。2013年,实施了富北路、富太路、兴中路、富唐路等总长度约49.3公里的“三纵五横”路网建设,目前,已全部实现通车。2014年初,计划启动宏泰路北延、老西外环南延、4号路南延、三兴路西延等总长度5526米的道路建设,消除断头路,清除道路梗阻,形成“内成网、外成环”等级分明、功能合理、设施完备的开发区整体路网框架体系。二是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北宿公园、小北商业步行街、老西外环南段形象提升、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目前正在紧扣时间节点推进。2014年,继续实施部分重点区域、路段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开发区形象和品位。三是社区建设。围绕四大社区建设规划,加快新型城镇社区建设步伐。围绕“老西外环以西、新西环路以东、新济邹路以南、岚济路以北”的重点区域,以北宿花园社区、圣和社区、顺河社区、沙河社区为带动,集中开发建设社区住宅楼,形成200栋楼、7-10万人规模的城镇社区生活集中区,提升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目前,涉及9个村、总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的北宿花园一二期、圣和社区南北区建设顺利推进,2013年,北宿花园已完成投资2.8亿元,圣和社区已完成投资2.2亿元。其中,北宿花园一期、罗厂社区春节前可具备搬迁入住条件。2014年上半年,力争完成西故社区、东故社区、后贾社区建设,并启动搬迁工作。四是拆迁工作。结合社区建设,采取“先拆后建、边拆边建”的模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腾空土地506亩。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农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势头良好

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切身利益。一是制定优化扶持政策,鼓励发展特色农业。围绕地域特色,突出“一村一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山东呱呱鸭、济宁禾丰、恒信蔬菜等为带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培植壮大香椿芽、大棚蔬菜、黄金梨、肉鸭养殖、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基地,打响“瓦屋香椿芽”、“孔孟”黄金梨、呱呱鸭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区镇发展蔬菜大棚650个,面积1500多亩;黄金梨种植面积1000多亩;标准化香椿芽育苗生产基地1000多亩;5万只以上肉鸭养殖大棚23处,肉鸭养殖户达1000多家。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以“第一书记驻村联户”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三个全覆盖”工作。扎实开展入户走访、民生代办、社会治安大排查等活动,化解基层矛盾、突破基层难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以规范提升村级工作为重点,出台《北宿镇村级操作规范》,制定驻村干部“参加会议、决策审签、五事联报”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强化驻村职责,加强督导考核,引导驻村干部融入村级工作、参与村级决策,有效避免了村级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三是抓好教育卫生事业发展。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投资1300万元异地新建中心小学工程竣工并顺利迎接了济宁市科技创新和民生建设重点工程现场推进会。投资200万元建设北宿中学塑胶操场已全面完工,投资200万元新建中毛小学教学楼完工。完成了镇中心幼儿园、中毛小学幼儿园、前万小学幼儿园主体工程建设,完成了落陵、南屯、东沙等幼儿园的改扩建。圆满完成新农合基金筹集工作,参合率达98%以上。积极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已有1924人享受此就诊模式,累计垫付住院资金123.6万余元,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开发区管理运行水平稳步提升

按照“精简、高效、务实”的原则,完成“一办五局”管理机构设置,采取竞争上岗等方式,优化配置中层干部,进一步理顺了区镇内部工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体制机制活力。强化项目专班包保负责制,实行科级干部一盯一“捆绑”式跟踪服务,推行挂牌督战制、定期督导制、专班押金制、末位淘汰制,加大考核奖惩、责任追究力度,形成了强大的倒逼压力,营造了“党政班子带头、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干事氛围;把项目建设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检验使用干部的主渠道,注重在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继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方向,坚持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多项工作得到上级党委、政府表彰。

项目建设是区域发展的生命线,是撑起经济发展的“脊梁”。开发区(北宿镇)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区镇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劲势能和后劲。发展时不我待、责无旁贷。开发区(北宿镇)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攻坚会战的姿态、打破常规的气势、决战决胜的信念,全力实现项目建设更大突破,努力创造开发区新的辉煌,为邹城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字报道:谢传民 徐晓

责任编辑:步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