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母教文化”主旋律——凫山街道弘扬母教文化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 2014-04-30 04:17 信息来源:维护机构 浏览次数: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清晨,途经凫山街道三迁祠小学,孩子们诵读“三字经”的声音响彻耳畔,让人不禁想起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这些千古流传的历史故事。

“孟母三迁祠”位于凫山街道前庙户营社区,于2012年12月6日被国家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证为“中国孟母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近年来,凫山街道依托“孟母三迁祠”这一独有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孟母教子”思想内涵,着力打造“母教文化品牌”,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唱响了一曲“母教文化”的主旋律。

宣传“母教文化”———树品

“我们建这条‘母教文化’一条街,主要是为了弘扬母教文化,让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社区上下营造热爱母亲、歌颂母爱、感恩母恩、回报母爱的良好氛围。”后庙户营社区党支部书记惠成河告诉笔者。

为进一步弘扬“母教文化”,凫山街道投资42万元在后庙社区建设母教文化一条街,设有母教文化宣传展板103块,包含孟母教子故事、古代贤母教子故事、《孟母教子经》等内容,在全街道营造尊母、孝母、爱母的浓厚氛围。近期,开展“传递母爱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孟母三迁家教讲座活动,从北京邀请六位全国著名青少年家庭教育专家进行专题授课。

传承“孟子文化”———留根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走进凫山街道三迁祠小学,在教学楼走廊内、教室墙壁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悬挂和张贴着的孟子名言。

三迁祠小学因位于“孟母三迁祠”附近而得名。近年来,这所小学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子,把孟子文化贯穿于教学当中。学校通过开展中华诗文诵读、感恩母亲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母亲的辛苦、母爱的伟大;通过召开“我帮父母做家务”、“母亲节的回报”等主题班会及参加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向母亲回报亲情,懂得孝敬父母、感恩社会。每年腊月初八,前庙户营社区居民都要在孟母三迁祠内举行祭拜孟子、孟母活动;每年的四月初二(孟子生辰),孟氏宗亲也在此祭拜孟子、孟母,以此来发掘利用“孟母三迁祠”独有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在全社会传承发扬孟子文化和母教文化。

评选“十佳好母亲”———惠民

“十佳好母亲的评选,树立了一批爱母、尊母、敬母、孝母的先进典型,在全街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让街道传统文化绽放了无限的魅力。”凫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洪新说。

近年来,凫山街道连年开展“十佳好母亲”评选活动,将这些好母亲的照片及事迹在母教文化一条街上进行了展示,将她们的事迹大力宣传。据了解,评选出的“十佳好母亲”中,有的注重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对儿女进行教育;有的用孝敬老人、团结妯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教育子女识荣辱、讲公德、比奉献;还有以身作则引领孩子自强不息,再辛苦也要乐观做人的单亲母亲。这些好母亲,均有强烈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较高的赞誉度。

如今,以孟母教子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已在凫山街道广为传播,引领带动着广大凫山儿女“爱母、尊母、敬母、孝母”,“母教文化”已成为一个靓丽的文化品牌绚丽绽放。目前,该街道11个社区的四德榜上榜率均在50%以上。

 

文字报道:红敏 洪先

责任编辑:韩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