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像机关干部一样,上午8点半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但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峄山镇的50个村庄,逐步全面推行了村干部坐班制度。
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目的是方便群众办事,解决村民到村两委大院“难见人、难办事”的窘境。“我们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就是为了促进村干部职能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真正实现‘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的目标。”峄山镇党委书记梁超如是说。
明文规定 把坐班制度规范起来
为了一探坐班制的虚实,笔者来到了峄山镇大故村。
在大故村,笔者见到了村支部委员邵令奎,他正在办公室为前来咨询土地流转发展核桃种植的村民薄士秋解答疑问。
该镇去年10月份重新制定出台《峄山镇村干部日常管理制度》,明文规定在全镇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
据邵令奎介绍,村里专门制定了村干部值班表,从周一到周日,谁值班,从几点到几点,村干部的联系电话,都写得清清楚楚,张贴在值班室门外。村两委所有村干部都参与坐班,时间由各村自己制定,基本上都从每天早上8点半到中午11点半,下午2点到5点半,农忙时节,提前上班或者推后下班都是常有的事。
虽然规定了上下班时间,但由于农村习惯不同于城里,村干部的手机全部24小时开机,保持通讯畅通,即便是下班时间和非值班日,只要是村民有事,村干部随叫随到。
创新手段 高科技让管理村干部不再难
“你看,这是我们的大队院,这是我们去年新建的文化广场,正在广场上指挥扯管子浇树的是我们的村会计,今天他值班。”峄山镇野店村党支部书记孙宜雪正拿着手机向笔者展示他的“掌中宝”。
此时的他不是在村大院的视频监控终端前,而是在镇里办事。他手里拿着的这个普通手机,勾起了笔者极大的好奇心。
“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村的实时画面,点这里能看到历史录像,双击两下还能放大画面,非常清晰。”正说着话,看到画面里有个妇女在大院里徘徊,“我得让会计过去,问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他退出画面,拨通了会计的电话。
“是来办二胎证的,刚才会计过去问过了,也给计生专职主任说了,不值班的专职主任王召环马上就到。”挂了电话,孙书记对笔者说道。
“我手机上能看,我们随便找台电脑,只要能联网安上这个软件,也能同样看到大队院里的实时画面。春节期间不摊我值班的时候,打开手机软件,让正在值班的村干部出来给我挥挥手,在不在岗就一目了然了。”
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是对村干部管理监督的有益探索。“孙书记可‘坏’了,自从他兴了这个法,我们村干部值班想偷懒磨滑都不管了。”野店村支部委员邵长勇笑着说。下一步,该镇计划在全镇50个村建设“村村响”工程,充分利用农村广播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发布上级会议内容、惠民政策等,打造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精神、学习知识技能和上传下达的新渠道。
严督重考 确保坐班制不流于形式
村干部坐班的主要职责是处理村里的日常事务,为群众答疑解惑,调处矛盾纠纷,应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以前上大队来办事经常锁着门,要么就是敞着门没有人,还得去村干部家里找他们。”峄山镇大故村村民薄士秋感叹道,“现在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都有人,办事效率还很高,问题都能及时解决,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村干部坐班制度,受到了全镇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确保这项制度不流于形式,保证“坐班”效果,该镇加大督查力度,按照《峄山镇村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和《峄山镇村干部作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试行)》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处罚措施,镇纪委、督查考核办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不定期监督抽查。同时,镇党委设立公开举报电话,随时受理群众投诉。截至目前,共下发通报6期,重点查处村干部空岗、不作为的行为,并将督查考核结果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内容之一,作为年底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据了解,自该项制度实施以来,全镇共解答群众咨询1680余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37件,群众满意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文字报道:胡雁南
责任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