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河长制办公室致全体市民的一封公开信
发布日期:2017-11-22 信息来源:维护机构

全市广大人民群众: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江河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邹城市水系密布,河流、水库众多,全市有大小河流100余条,其中大型河道1条:泗河,中型河道1条:湖东白马河,还有大沙河、小沂河、东大河、望云河、城河等小型河道,堤防长度304多公里;田间排水沟渠260公里,滨湖排灌站26处。有大小水库118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西苇水库,小型水库117座,塘坝832座,总库容近2亿立方米。这些水利工程,为全市防洪安全和近百万亩农田灌溉提供用水,生态地位非常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要求在全国江河湖泊管理中全面推行河长制,充分彰显了中央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的鲜明态度。全面实施河长制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地方党政领导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也是十九大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体现。

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要求,以保护水资源、管理水岸线、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强化水监督等为主要任务,构建上下游共治、岸上岸下同治、部门协调联治、全民参与群治的河流管理保护机制,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出台了《邹城市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市、镇(街)、村三级河长全覆盖的河长制管理体系,组织进行了河湖问题排查、入河排污口排查,制定了“一河一策”、“一口一策”综合整治方案,集中开展了“清河行动”,河流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侵占河道、影响水质、污染水源、非法养殖等“八乱”问题依然存在,直接关系着用水安全,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全面推行河长制,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既是国家意志,也是人民祈愿,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河长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勇于担当,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更需要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鼎力支持。

在此,我们郑重倡议: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深化“河长制”工作中,做好“河渠湖库”管理,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1、爱护水环境,不随手扔垃圾,从关紧水龙头做起,保护水资源。

2、保护水环境,提倡绿色消费,慎用洗涤剂。不在河道、岸边、滩涂倾倒垃圾和其他废弃物,做到生活垃圾不乱弃,生活污水不入河。

3、不侵占河道、不非法养殖、不非法采砂,不乱占滥用水域岸线,支持“清河行动”,支持河库管理范围划定,保护河库水域岸线生态功能。

4、积极参与防治水污染,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广生态种植养殖,争做违法排污的监督员。

5、 保护水生物,坚决向电鱼、毒鱼、炸鱼的行为说“不”。

6、保护人身安全,禁止在河道、水库内游泳、戏水。

邹城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建立河长制,保护好水环境,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事关民生福祉改善,事关邹城长远发展,人人责无旁贷。让我们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凝聚起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人人参与保护河湖的强大合力,让全市河湖变得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实现 “鱼虾洄游、蛙鸣蜓飞,人水合一、河畅景美、亲水宜居”的“秀美河湖、生态邹城”总目标。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监督电话:0537-5213791

 

 

邹城市河长制办公室

2017年11月20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