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北宿镇)突破“三重”工作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发布日期:
2017-05-17
05:17
信息来源:维护机构
浏览次数:
鳞次栉比的标准厂房、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走进经济开发区(北宿镇)一个个重大项目生产建设现场,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来,经济开发区(北宿镇)以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第一引擎,把园区建设作为项目发展的第一阵地,咬定目标,铆足干劲,掀起一轮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热潮,12个在建拟建项目、15个在谈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凝心聚力做好项目保障
“该项目集交易厅、维修厂、金融保险、评估检测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为二手车交易全程提供专业、诚信、透明的一站式服务。”新交运二手车市场负责人姚涛介绍说。据悉,该项目市场规划建设用地200亩,停车位三千余个,涵盖了高中低档各种车型,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量1万辆,多功能的交易大厅同时启用,为业户及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一期已完成80间商户建设,交易大厅、维修站业已装修完成,57家商户已入驻,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
突出产业、精准发力,经济开发区(北宿镇)把产业链招商作为引领转型跨越的首要任务,调整充实工作力量,明确7名科级干部集中精力抓招商、上项目,确定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定位,围绕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价值链高端领域,研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设立千万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一个产业、一个区域、一名科级干部、一套工作班子,集中攻坚产业链配套项目、产业链空白项目、价值链高端项目,推动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济宁乃至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该项目是开发区支撑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对外承担煤矿、非煤矿山的大型固定设备检测、故障诊断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手段先进、检测检验设备高端,”经济开发区(北宿镇)信力工矿安全检测项目包保负责人张广兵介绍说,目前研发中心车间建设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启动,预计2018年11月底竣工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达3500万元,缴纳税金350万元。
今年来,开发区(北宿镇)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提升园区服务能力,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围绕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实体化运作大学科技园、海外产业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持续提升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兖矿科技公司型煤试验基地等创新平台研发水平,加快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争取专项建设基金、探索PPP模式,加快推进道路设施配套、地下管网拓展、特色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企业家培训、银企对接、对上争取、对外合作等重点工作,突破资金、土地、人才等阻碍发展的要素壁垒,全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高起点凝聚产业集聚
兖煤蓝天清洁煤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各种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经过添加剂配比掺入、特定工艺压制成型,国家环保政策明令禁止燃用的劣质烟煤、高硫煤等煤种,就能脱胎换骨,‘摇身一变’为政府认可、用户欢迎的高效改性洁净型煤。”兖煤蓝天清洁有限公司副经理刘尽海介绍说。目前,位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的兖煤100万吨清洁煤生产项目中试基地已投入使用,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年产50万吨添加剂厂、100万吨型清洁煤生产厂、10万台炉具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基地厂房建设,预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首个煤炭清洁化使用的工业示范区。
经济开发区(北宿镇)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重点结合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植,实施好梯次强企培育计划,列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推动银企深入合作,突破企业发展资金瓶颈,支持企业引进先进高端装备,加快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依托大学科技园、智能装备园,支持园区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紧密衔接产学研活动,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和工艺装备改造提升,支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升质量效益;围绕金鼎实业、衡远新能源、诺博泰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企业,策划包装一批“四新”经济项目,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在开发区尽快打造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群体。
文字报道:王凯
责任编辑:焦良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