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资源,爱我国土,共建美好家园
——日记三则
韩睿(男)邹城二中 2017级7班
指导教师:李山东
2月18日星期一晴
今天的天气很是不错,我收拾了下行装,准备回老家看看。
回到老家,第一感受就是农村的变化太大了。人们告别了简陋的草房,纷纷建起高大排气的新楼,家家门前停着小汽车。我又回忆起我小时候的生活了:那时每年暑假,我都会在老家待很久,最喜欢的事莫过于喊上几个小伙伴,去村南头玩。村南头有着大片的空地,那里就像我们的游乐场,里面的黄土如金子般吸引着我们。我们在空地上追逐嬉戏,玩得不亦乐乎,而最有意思的就数在比人高的高粱地里捉迷藏了,在那里你看不见别人,只能用手去拨开高粱杆去找人,十分的有趣,每当我们累了,就躺在地上,呼吸着大地散发出的醉人气味,疲劳都一扫而空。
然而今天的景象有些不同,村南的地早已被卖给一家企业,而走进一看,新建的工厂正嗡嗡的作业,烟囱喷发出难闻的黑烟,使得空气不再清新。我感到的只有平淡与失望。平淡地是我已经司空见惯,失望地是农村的人们对土地的特别的感情似乎在消逝,人们对土地这种珍贵资源的珍视程度也在下降,人们一再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了整个环境。
我多么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自己的资源意识,爱护身边的每一种资源,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我们应从自己做起,这就是对环保的最大支持。
2月19日星期二多云
今天我和老妈受她老同事的邀请,去附近的山上“拾财”
到了山脚下,我发现下山的人们手里都拿着一根木棍,我不知所以,打算爬山时再问。
山路又陡又弯,走了一会脚步便满了下来。我这时听见老妈和同事正在聊这件事,我才明白:这拾的木枝就是人们所说的“柴”,而“柴”“财”同音,所以叫“拾财”,她们一说完,那位同事阿姨便三下五除二地折下一枝大半个腕口粗地树枝来。它足有一米半,泛黑的树皮末端露出了黄中泛绿的木质,棱角的木质表明这是硬折下来的,我感到很可惜。
越往山上走,树木越多,越大,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树枝或多或少被折断,露出那鲜亮的木质,好似人手被折断后露出的断骨,我觉出一丝凄凉,能听出的只有树木的悲鸣,我原先的好奇早已变成了羞愧,本就萧瑟的山景又给我徒增了悲伤。
老妈看出了我的心情,安慰道:“没事的,等开春又会长出来的。”我想:“如果每人都这么以这种心态来为自己辩解,那么我们的环境只会越来越糟。”这“柴”,只有放在树上才是“财”,被人拿着就只能是“柴”,我们不能为得到自己内心的愉悦,而破环人类的“财”!
一花一木一树,皆是小事,可最能看出人们的品行,“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吧。
2月20日星期三晴
今天天气独好,连多日不见得太阳也露出了笑脸。这么好的景色,给人的心情都是舒畅的。
美好的天气带来的事情也是美好的。今天偶然想起,去了乡下的一座山的山脚处。山脚下有一条小河,这里离我的老家不远,我记得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原先这里的水是清澈透明的,我和伙伴们都会泼水嬉戏,弄一身湿也不要紧。,水泼到脸上,透过水珠看的阳光都是多彩的,这水似乎充满了灵气。
然而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就开始向河里扔垃圾,仅一年,河水就不再清澈并有臭味,第二年,河里便看见了成堆的垃圾,第三年,,整条河都被污染殆尽,河水污浊不堪,鱼虾灭绝,四季都散发着恶臭,,我有时重来此地,心里对那些村民感到无比愤怒。他们因为自己的懒惰和一己私利,破环了大家的环境。
可是今天再见那条河,竟发现有许多人在打捞河中的垃圾,我很是激动,竟也帮起他们一块干,河边又湿又滑,还有臭味发出,可是没有一个人抱怨。我看着自己捞出的垃圾,有说不出的喜悦,我感慨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觉得环保问题一定可以很好的解决。
后记:写下这三篇日记后,我感到环保问题虽然严峻,但让人充满了希望。人们不是没有环保意识,也知道一山一水的珍贵,只是人们的思想和觉悟没有这么高,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利益面前,“大而空”的环保显得如此的渺茫。为此,我建议: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和监督执法力度是一方面,但是真正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形式,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养成主人翁意识,把大家的事,国家的事都当作自己的事,我们的社会才能更美好。
环保无小事!愿大家共同努力,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