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筑牢项目招引载体支撑。把小微产业园作为招商引资主战场,先后实施了水、电、路和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完成小微产业园3条主干道路、水电气热管网、污水处厂以及11栋、2.4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园区对招商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目前已入驻企业6家,其中占地50亩的迪尚服装产业园建成投用,新上服装生产线20条,提供就业岗位700人,初步形成了新型城镇产业聚集区。打好农高区核心区品牌,把核心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不断加快道路、蒸汽、绿化、水电雨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科创食用菌研究院为平台,优选招商引资项目,重点招引农业科技中试车间、珍稀食用菌、核桃深加工等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投资3亿元的高速英利生物质能源投资项目签约落地,投资2.4亿元的隆松虫草深加工、投资1.3亿元的黑皮鸡枞菌种生产等项目启动建设,稳步推进恒发食用菌、世纪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拉开珍稀食用菌循环产业园发展框架。
坚持两手抓两促进,让“新”“旧”要素共同作用。该镇把传统产业是促进消费升级和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不断引导企业加大新技术研发和推广使用力度,通过联合攻关、引进吸收、集成创新等方法,实现了传统产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引导强通机械联大联强、升级改造;鼓励恒企机电、政煊机械办理自营进出口权,实现产品自主出口;支持欧丰机电新上智能车库生产线,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焕活力,“老树发了新芽”,进一步筑牢了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基石。在引导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新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大力扶持光头李记食品扩能扩产,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经济,建设电商物流中心,力争年内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2019年突破6000万元,争创省级电商小镇。
大力实施绿色发展,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融合发展理念,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制订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实施A级景区升级工程,打造文旅产业集群,争创国家农业公园。上九山景区,全力打造记忆小镇。抓好南山温泉洗浴度假区、樱花园、玫瑰园、石海建设,高标准打造精品小院20个,成功申报山东省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单位,荣获山东省文化产业30强企业,是济宁市唯一获奖企业。堃茂景区,全力打造休闲垂钓小镇,在现有2处标准钓池的基础上,新建标准化小鲫鱼钓池、野钓池各一处,年内承办国家级、省级垂钓赛事6场,吸引省内外垂钓爱好者50万人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打造垂钓休闲小镇。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10公里小火车观光线路,实现各景区互联互通,争创国家农业公园。
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共享新旧动能转换成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共享新旧动能转换成果。一是大力发展幸福产业,补齐社会保障和民生福利短板。重点围绕健康医疗、文化体育等产业,加大投入力度,满足人们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投资500万元,实施古路口卫生院建设工程;投资200多万元,实施宋庄、中故、上九等10个村级卫生室建设工程并投入使用;投资806万元,实施古路口幼儿园新建教学楼工程。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人们出行和生活便捷化、舒适性短板。全力打造济宁市级示范片区,投资200多万元,新栽补栽绿化苗木2万株;全面做好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投资700多万元,抓好前楼村、蔡东村等10个A类村庄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绿化、美化、净化及文化广场建设、立面改造等。扎实推进环境后进村集中整治,投资168万元,完成东井等5个后进村整治工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补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短板。全面实施镇驻地综合改造,拆除违章建筑物、构建物、广告牌,取缔户外落地广告牌。实施立面改造工程,按照徽派风格改造建筑物,挑檐挂瓦,墙面喷涂真石漆,台阶铺设防滑地砖,统一制作广告牌。实施道路改造工程,铺设柏油路面9000平方米,建设人行道、铺设路沿石。实施管道铺设工程,铺设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给水管道。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铺设强弱电下地管线各1550米,道路两侧安装防古路灯,栽植绿化树木。商业区新建景观节点3处,其中1200平方米文化广场1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充电桩,打造形成了环境整洁、配套完善的城镇商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