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栽培技术月历
发布日期:2019-04-10 信息来源:邹城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时  间

管理技术

操  作  要  点

3月

选择适宜   花生品种

应根据土壤、气候、市场等条件,选用高产、优质、生态适应性好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品种。山岭薄地选用山花12、山花14号、山花9号、山花13号等花生品种;山下洼、地力水平较高地块可选择山花9号、山花13号、丰花1号、花育25号、花育33号等中早熟大花生品种;适当选择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52(小)、花育917、花育951;特色花生品种特大黑花生、咖啡花生、双色花生;夏直播花生可选用花育25号、花育36号花生品种。

4月上旬至中旬

精细整地、  平衡施肥

1、精细整地。冬前深耕的地块早春顶凌耙耢,未耕地块早春随耕随耙耢,耕深25厘米左右,做到土松、地平、土细。

2、施肥。实行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推广施用控释肥,延缓肥效,控制花生前期旺长,后期脱肥早衰,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节肥增效。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亩、生物菌肥40-50公斤/亩,农大控释肥(25-10-10)50-60公斤/亩。采用分次多层施肥,全部有机肥、生物菌肥和2/3的复合肥深耕深松时整地时均匀撒施翻入土壤,剩余1/3复合肥播种时随机械播种包施在垄底,确保养分全面,全生育期均衡供应。高产地块和钙不足地块,随机械播种施用氰氨化钙10~15公斤/亩。

4月下旬

规范机械播种

1、种子处理。(1)播前晒种:花生播前1周左右晒种,连晒2-3天促进种子萌发。(2)分级播种:剥壳时随时剔除虫、芽、烂果,并进行分级粒选,选用大小均匀、籽粒饱满的一、二级种子进行播种。

(3)药剂拌种:亩用600克/升高巧悬浮种衣剂30毫升+25克/升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毫升拌种,防治花生茎腐病和地下害虫。

2、适期足墒播种。最佳播种期为4月25日-5月5日,土壤含水量为最大含水量的60%~70%。特别是高油酸花生、鲜食特用花生,萌芽性较差,墒情有保障的地方推广适期晚播,如墒情不足,要造墒或溜水播种。

3、适当增加密度。选用功能齐全、质量可靠的花生覆膜播种联合作业机,农机农艺融合,一次性完成平地起垄、集中施肥、足墒浅播、合理密植、化学除草、覆膜压土等作业环节。在中低产地块,采用双粒精播方式,适当增加密度。春播大花生亩播8500~9500墩,垄距85~90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垄上播2行,行距30厘米,墩距15~17.5厘米。在高产地块,采用单粒精播方式,适当降低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亩播14000~15000粒。垄距80~85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垄上播2行,行距28~30厘米,株距1O~12厘米。夏直播大花生单粒亩播15000~17000粒,双粒亩播9500~10000墩。

4、喷施除草剂。使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0~100毫升/亩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20毫升/亩,禁止使用乙草胺,促进花生苗期生长,提高杂草防除效果,降低产品乙草胺残留。覆膜播种后,再喷洒垄沟,以防滋生杂草。

5、地膜覆盖。选用厚度≧0.007±0.002毫米,幅宽85~90厘米,展铺性好、透光度高、降解物无公害的降解地膜。

4月下旬至5月下旬

苗期管理

1、破膜引苗。花生播种后10~15天幼苗顶土鼓膜时及时破膜引苗,防止高温灼伤幼苗。破膜引苗要在上午9时之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开孔处压土防止闪苗、降温、失墒和透风鼓膜。

2、查苗补苗。缺苗较轻可在花生2~3叶期带土移栽,缺苗较大的地方,及时用原品种催芽补种。

3、病虫防治。及时防治根腐病、茎腐病、蚜虫、叶螨等病虫害。

6月上旬至8月下旬

花荚期管理

1、防旱排涝。遇旱及时浇水,促进果多果饱;遇涝及时清理沟渠,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避免发生涝害。

2、灵活化控,防止植株徒长。在盛花后期至结荚前期,株高达到35厘米可用15%烯效唑粉剂每亩40~50克(有效成分2.0~2.5克)或壮饱安每亩20~25克,加水35~4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高产田可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2~3次化控,应注意适当减少每次化控药剂的用量。收获期株高控制在50厘米以内。

3、及时补充养分,防止脱肥早衰。每亩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1%~2%尿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等杀菌剂的混合液35~40公斤,连喷2次,间隔10~15天。

4、病虫害防治。6月中下旬二代棉铃虫卵期至低龄幼虫期选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2克/亩,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7月中下旬花生结荚期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重,实施“一控双增”技术,一次性茎叶喷雾施药(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花生生长中后期叶斑病、疮痂病、白绢病、根茎腐病等多种病虫害,保护叶片正常生长,防止早衰、提高成熟度,实现花生增产、农民增收。杀虫剂可选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2克/亩、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8克/亩,杀菌剂可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50克/亩、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50~60克/亩,与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亩、叶面肥混用,使用植保无人机或大中型施药机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省时省工减药,节本增产增效。

9月上旬

适时机械收获

把握收获时机,适时收获。春播花生在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上部还剩4~5片绿叶时,或地下部70%~80%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选择晴好天气使用花生联合收获机或分段收获机机械收获,减少用工,提高收获效率。避免过晚收获,收获难度加大,花生芽果率增加,黄曲霉素感染机会增多,花生品质下降。收获注意回收田间废地膜,集中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夏花生收获期可推迟到10月上旬,鲜食特用花生适当提前收获。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