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83559936141Y/2019-16501 | 分 类 | 部门(镇街)文件 |
发布机构 | 邹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19-04-18 |
文 号 | 邹工信字〔2019〕18号 | 废止日期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2019年工信工作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树牢市委市政府“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聚焦重点项目支撑、工业经济运行、技改创新驱动、两化融合发展、节能降耗增效、培育510强企方阵、为企排忧解难等重点工作,全力突破工业转型各项任务,切实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预期目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利润增长1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工业技术改造投入完成112亿元。
(一)聚焦重点产业项目增后劲。壮大五大主导产业。绿色化工产业以荣信集团为龙头,新上焦炉气置换产业链项目,带动荟荃多聚甲醛、阔程润滑油等项目集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0亿元。新材料产业重点支持太阳宏河纸业新上生物质纤维、天然纤维素等强链项目,泰山玻纤新上超细电子纱、电子布等延链项目,推动轻合金与中国兵工、航天科工合作,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争创全省新材料应用示范基地。健康医药产业重点推进鲁抗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孔圣堂中医药产业园、高精新医药园区孵化中心、吉田生物香料、中再生医药中间体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扩大成品药生产,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着力“去疴、转型、升级、融合”,加快比亚迪轨道交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落陵精密制造产业园、沙普新型钻头、凯泰模具增材制造、迈易特智能永磁驱动装置等项目建设,壮大汽车配件等新动能,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机器人产业重点引进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系统集成企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亿元。突出企业技术改造升级。重点抓好2019年市级领导包保和国家、省资金支持项目建设,突出抓好上半年可完工的亿元以上项目。组织编制《2019年邹城市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目录》,初步筛选61项,计划总投资238.8亿元。根据2019年技术改造导向目录,排出今年重点项目单子,集聚优势资源全力全速推进落实。围绕百亿产业、优势行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紧盯产业政策导向、技术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变化,组织企业凝练规划一批体现低碳特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充实完善重点项目库。继续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分类管理、专班跟进等制度,紧密跟踪项目建设动态,运用企业现场办公会、项目建设推进会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瓶颈问题。认真对接国家投资政策导向,组织力量包装一批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大项目,争取挤入国家、省资金扶持计划。
(二)聚焦工业经济运行稳增长。监测、分析全市工业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建立定期信息发布制度,并结合实际分析判断对我市产业和企业的影响,指导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超前应对,增强破解瓶颈、化解矛盾的能力;强化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监测预警,完善经济运行调度体系,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及时掌控和化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制约问题;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去年工业经济高位运行,基数大、增幅高,对今年的经济增长产生很大压力、提出新的挑战,必须强化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监测预警,完善经济运行调度体系,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及时掌控和化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制约问题。优化金融环境,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分行业、分园区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专业化、个性化金融服务,全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化解信贷风险,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金融风险排查,做好潜在风险的防控工作,对于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开展对上争取,用足用好上级扶持资金。及时研究国家产业动向,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能源合同管理、太阳能集热利用、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等,找准结合点,包装上报一批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扶持盘子。2019年力争为企业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2000万元。深入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完善化工企业评级评价工作,定期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不含危化品企业)监督检查。协调有关部门加快违规化工企业手续补办工作,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三)聚焦技改创新驱动转方式。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在巩固现有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和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争取在重大创新项目转化、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围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立足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大研发投入,组织实施好重大创新项目。引导企业紧盯行业技术动态和发展方向,抓好创新项目的遴选和储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深入调查企业需求,设计培训课程,举办1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向企业提供菜单式培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产品档次、质量、品牌一体升级。
(四)聚焦两化融合发展筑优势。深入实施“6501”信息产业培育工程。对列入培育工程的10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强化领导包保、专人专班、靠上帮扶、倒排工期等措施,加快建设推进力度。深化高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增“两化融合”企业5家、“机器换人”企业5家,建成一批智慧车间和智能工厂。鼓励企业主动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着力从软件、传输、内容、新一代信息网络等关键服务领域,深化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服务等跨界产业,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扎实开展“企业上云”三年行动。按照邹城市“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抢抓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产业为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的机遇,加快推进企业基础设施上云、平台系统上云和业务应用上云,重点打造5家“企业上云”标杆示范企业。开展好5G先行试点,加快通讯设施布局建设,力争年内改建、新建基站70处以上,全面完成全市社会化站址资源收储工作,继续推进移动通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五)聚焦强企培育工程强支撑。实施“510”企业培育工程,对59家企业“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把产品做成行业极致,把企业做成产业龙头,打造500亿级、300亿级“头雁方阵”。强化政策扶持。认真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扶持企业加快发展的各项规定,激励企业尽快提升发展质量、扩大经济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全力支持荣信集团、鲁抗医药、太阳宏河、泰山玻纤、天工机电、康健因特、迈易特等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打造自主品牌,力争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家、过20亿企业2家,过5亿企业7家。强化市场开拓。积极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展销、展会,给予资金扶持。大力推行“差异化”营销战略,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紧紧盯住信息产业消费、医疗保健、重大工程、城乡改造建设等领域,细分目标市场、深度开发产品,实现产品提档升级。
(六)聚焦党建及党风廉政严管理。坚持抓理论武装不放松,抓意识形态不动摇。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绷紧意识形态安全弦,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警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党组成员积极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工作规范,推进党的建设。以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规范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班子成员包保联系的党建工作责任制。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以机构改革和支部换届为契机,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调整、撤销、合并一批基层党组织,规范党组织设置。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阵地和制度建设,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制度和主体党日生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量化计分管理。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坚持每周一集中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微型党课”作用,运用“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APP学习平台、邀请专家辅导等形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大党费收缴力度,按月足额交纳党费。加强党员教育,增强党性观念,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持续深入抓作风。按照省、市“工作落实年”、“项目落实年”工作要求,认真开展“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作风专项整治活动,大力度整治机关作风,切实提高执行力。继续坚持每月由局领导带队督查作风纪律1至2次,提高局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纪律意识和执行纪律的自觉性。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落实“一岗双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层级管理,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局党委全面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切实抓好落实,班子成员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业务工作,分管工作紧密结合,全面部署,分责落实。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的教育提醒,节假日通过局机关微信平台向全体机关人员发送廉政短信。利用廉洁教育讲座,坚持每月至少一次对局机关党员干部进行廉政勤政警示教育。成立局机关效能监督检查工作小组,不定期对机关效能监督检查,重要时间节点随时检查。
(七)聚焦承担的全市重点工作。继续做好安保维稳、扫黑除恶工作,实行24小时领导值班带班制度,重点时间节点对重点人员进行摸排稳控,全力做好信访工作,确保系统内不出现越级上访事件。继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对包保的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开展慰问,确保不再返贫。做好太平镇冯集村驻村帮扶工作,重要节假日对村里困难党员、群众开展走访慰问。抓好“四城同创”活动方面,抓好北沙村村容村貌管理工作。做好健康促进机关创建工作,督导健康促进企业创建工作。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做好轮流上街巡查值班工作。同时,积极申报济宁市级文明单位。
邹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此文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