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5689P/2019-16521 分        类 部门(镇街)文件
发布机构 邹城市看庄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9-04-26
文        号 看政发〔2019〕42号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看庄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看庄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04-26 信息来源:邹城市看庄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各管区、村,镇直各部门:

《看庄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抓好贯彻执行。

 

看庄镇人民政府

2019年4月26日

 

看庄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目的,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按照《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落实,逐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管理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围绕“最大限度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总量,最大可能实现生活垃圾就地循环资源化利用”的总体目标,初步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管理和运行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因村制宜、鼓励创新。本方案为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的基础方案,鼓励各管区、村根据实际开展更加细化、科学、高效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创新,积极稳妥推进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统筹兼顾、简便易行。在分类标准、收集方式、处理模式、设备配备上,紧密结合我镇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垃圾成分、地域特点,按照方便群众、便于运行的原则推进实施。

(三)政府引导、市场运行。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运营和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投资,激发内生动力。

三、主要任务

(一)确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引导农户按能否腐烂为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一次分类,分为“可腐烂的”和“不可腐烂的”两类,环卫保洁员再对“不可腐烂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可腐烂的”垃圾一般是厨余垃圾、腐烂的瓜果皮核、动物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不包括餐厨垃圾);“不可腐烂的”再分“好卖的”“不好卖的”和“有毒有害的”三类。“好卖的”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不好卖的”主要包括有价无市的其他垃圾;“有毒有害的”垃圾主要包括指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

农作物秸秆由各村负责在收成后一个月内集中处理完毕,在环卫考核、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考核中发现问题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由各村负责将各自辖区内的秸秆运送至垃圾分类站统一处理。

(二)细化农村生活垃圾投放环节。由镇政府市场化委托物业公司向农户发放标准化两格式垃圾桶,垃圾桶分别标注可腐烂垃圾(绿色)和不可腐烂垃圾(蓝色),分别放置两类垃圾。各村要主动谋划,鼓励采取借用、租赁等多种方式发挥废弃院落、闲置坑塘、废弃空闲地、村委空闲地等作用,分别设置一处可回收垃圾收集点,一个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桶(红色),一处大件垃圾(废旧家具)集中存放点,收集点(场地)要有明显标识,合理设置围挡。每一处资源化利用站设置“有毒有害”垃圾收集箱,集中存放。

各村要强化管理辖区内生产生活产生的多余建筑垃圾、炉灰、碳渣、泥沙等废弃物,严禁村民肆意向沟渠河道、镇村道路、绿化公园等公共用地范围倾倒,鼓励临近村联合设置专门储存场地进行无害化掩埋处理或者联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集中处置,也可协调辖区建筑工地用于基础回填,尽最大可能消化解决辖区建筑垃圾影响镇容镇貌问题。

(三)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可腐烂的”垃圾由专用车辆运送至资源化处理站进行资源化堆肥处理,产生的肥料用于镇域内公共绿化养护养殖,或奖励农户用于农作物种植。“不好卖”的投放到村垃圾中转吊臂箱,由专用车辆运送至镇垃圾中转站,纳入“户集、村收、镇中转、市处理”垃圾处理体系,进入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无害化处理。“好卖的”(可回收的)垃圾,运输至废品收购点进行销售,或由回收企业(个人)上门回收,由分捡员(转运员)自行处置。“有毒有害”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有专业资质的公司进行特殊处理,最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四)完善设施设备充实人员。

1. 分类桶配置。 参与垃圾分类的村庄每户配发1组两格式垃圾分类桶。在正常使用期内发生丢失或损毁的,再配发一套,费用由农户承担。每个参与垃圾分类的村在原有垃圾桶基础上再配置一个同型号的“可腐烂”垃圾桶,由分拣员入户收集,分别放置到两个垃圾桶中,再由转运员转运到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站。

2. 岗位设置。各村环卫保洁员担任垃圾分类分拣员,承担垃圾分类任务。在原来工资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量的不同适当增加报酬。鼓励环卫量大的村根据本村情况给予保洁员适度贴补。分拣员的职责是在农户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分拣员(保洁员)和转运员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相互联动。分拣员(保洁员)要“进家入户”进行分类收集,做到应收尽收。

根据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村实际,核定分拣员不同季节可腐烂生活垃圾和可直接填埋生活垃圾最低收集量,收集量与工资发放比例挂钩。分拣员(保洁员)和转运员既要负责环卫保洁和生活垃圾的分类,又要负责垃圾分类的宣传动员。根据垃圾分类资源化村庄实际情况,若干个村配一名转运员,由转运员将分拣员收集的可腐烂垃圾运至资源化利用站。

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要切实担负起分类垃圾桶常驻家庭户发放、垃圾分类常识宣讲、村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的监管、垃圾分类氛围营造、公共垃圾桶环卫设施爱护等职责。各村要明确一名生活垃圾分类专职管理员(从村两委班子成员或有文化并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群众中产生),负责监督生活垃圾分类的运行和宣传动员,并负责积分兑换奖品、一定数量作废的有毒有害生活用品换新的生活用品(各村必须结合财力情况采取适度物资奖励,诸如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奖励金额大小不限,激发百姓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参与垃圾分类的管区要明确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与村庄设立的管理员一起,具体办理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

(五)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村庄范围。

根据上级关于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站辐射人口、覆盖周边半径等技术要求,我镇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站覆盖村庄包括:镇驻地、林前村、小傅楼村、大傅楼村、西八里村、七贤庄村、杜家村、孟官村、尚庄村、孙看村、西后圪村、东白山村(社区),上述村作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责任主体要由支部书记带头,生活垃圾分类专职管理员具体负责,实行党员网格化包保,根据村庄生活垃圾实际特点,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组织发动、管理并激励常驻农户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确保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未涉及的其他村庄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措施,分别设置“一桶三点”,具体包括:一是每村配置至少一处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桶(红色);二是每村至少设置一处可回收垃圾收集点;三是每村设置至少一处大件垃圾(废旧家具)集中存放点;四是每村合理选择废弃坑塘作为建筑垃圾集中处理点,有管护制度和管护措施,做到各收集点(场地)要有明显标识,合理设置围挡。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1月—4月)。

1.部署动员。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夯实部门、镇村、运行企业工作职责。利用村级广播、惠民演出、赶集赶会、文化旅游活动、入户座谈、微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2.广泛发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召开由各村村两委成员参加的动员会,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作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牌、横幅、海报及墙体喷绘等在村内张贴,教育引导村民实行垃圾分类,改善村庄环境。牵头组织辖区内学校、企事业单位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职工带头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3.村级积极行动。参与村组织召开由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与农户签订垃圾分类遵规履约承诺书,并纳入村规民约。明确专职管理员,具体组织实施。建立村两委成员分片联系、党员联系农户制度,以网络化管理方式,加强帮助和指导,形成村两委成员、党员和村民三级联动机制。

4.开展前期工作。深入基层与干部群众座谈交流,摸实情、解民意,让具体操作过程更接地气;与相关职能部门座谈交流,通报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筹备情况,通过当面和书面的形式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细则。编制垃圾分类规划,对分类模式、收运方式、处理工艺、运行机制、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科学安排、系统总结。

(二)项目实施阶段(2019年4月—9月)。

9月底全面推进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采用微生物发酵模式对“可腐烂垃圾”进行处理,对“可腐烂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落实其他资源化利用措施或无害化处理措施,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和减量化全覆盖。

(三)试点总结阶段(2019年10月—12月底)。

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工作纳入我镇镇环境卫生日常监督考核。总结工作经验,探索建立财政有能力承受、农民有兴趣参与、企业有效益运行、持续有机制保障的管理体系。

五、责任分工

(一)村镇办。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的综合协调, 配合市环卫中心做好进度督导及相关验收工作。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之中,提升农村环卫水平。开展辖区村农村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工作与减量化处理工作的考核、现场督查等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展开。根据上级考核检查反馈、合同约定条款、日常镇村督导等情况对市场化运作的物业承包企业进行日常监督、考核、处罚。

(二)党政办、宣传办。负责统筹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的新闻宣传,深入挖掘宣传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中的先进个人、典型经验,积极协调上级新闻媒体采访报道镇域垃圾分类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财政所。负责统筹各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花钱买服务和分类处理奖补机制。对接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下拨情况。核定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奖补资金拨付标准。

(四)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对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确定运营公司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

(五)峄山国土执法监察中队。优先保障农村垃圾分类试点设施建设和可直接填埋垃圾的处置场所用地。

(六)教育办公室及辖区中小学。 开展中小学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知识进课堂活动,通过知识讲解、实践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中小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七)农技站。负责提供相关涉农数据,对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产生的有机肥进行推广使用。

(八)文化站。在开展的惠民文化项目中,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和重要性;

(九)经贸委。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回收农村“不好卖”的生活垃圾。

(十)妇联。以“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教育引导妇女做垃圾分类的示范者参与者。

(十一)管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具体负责辖区内参与村庄的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抓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可以采取可腐烂垃圾投放量换积分,积分兑换奖品等各种方式,鼓励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鼓励通过村规民约或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对不履行垃圾分类义务的村民制定相应的制约措施;鼓励分拣员(转运员)多收集可回收垃圾。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村镇办,具体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工作部署、监督、检查、考核工作。

(二)搞好教育培训。市场化垃圾分类物业企业要定期对生活垃圾分类分拣员、管理员进行培训,提高垃圾分类工作能力,更好地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镇村各单位要通过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农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增强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镇教办及中小学要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幼儿园、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以学生带动家长,逐步养成良好的分类投放习惯和环境卫生习惯。

(三)强化联动配合。镇村镇办负责牵头抓总,要主动担当,统筹安排调度。各管区、村要担负起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的主体责任,要按照统一部署和标准要求,细化工作任务,倒逼工作落实。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协调解决农村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落实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四)健全长效机制。夯实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工作的部门单位责任和目标任务。实行市场化运作,根据岗位设置标准、设备维护标准等核算垃圾分类、运输、处理日常运行费用,按照相关规定,履行相关程序,交由目前从事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公司承担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并签订运行合同,实施合同化管理。

(六)强化督导考核。将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工作赋予一定的分值纳入对村级千分制综合考核。同时出台看庄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监督考核办法,对管区、村镇、物业企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以可腐烂垃圾进站量、设备运行时间、用电量、菌种用量、有机肥产量等指标作为考核重点。参考收集村庄的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垃圾成分、实际居住人口数量确定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可腐烂垃圾日产量、可直接填埋垃圾日产量,确定相应考核分值。纳入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奖惩中。

各管区、村要夯实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纳入对村党组织书记的绩效考核目标,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村级要形成村对分拣员、农户,分拣员对农户,农户对分拣员进行监督的制约机制。充分宣传发动群众理解支持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工作,确立群众主体地位,提高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意识,促进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附件:1、看庄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领导小组        

      2、看庄镇垃圾分类操作流程    

 

看庄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9年4月15日印发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看庄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房亚东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王文明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成  员:孙  超   党政办公室主任

薛  东   村镇办主任

付  春   经贸委主任

白官玉   财政所所长

王佃强   农技站站长   

柏景广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赵  勇   环保站站长

周雁勇   妇联主席

刘  铭   夏看管区书记

付令国   王楼管区书记

张  浩   付楼管区书记

王  刚   看庄管区书记

付  耀   峄山国土执法监察中队长

戴基升   教办主任

王长伟   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村镇办,由薛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看庄镇垃圾分类操作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垃圾分类服务操作流程,推进垃圾分类工程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特制定以下垃圾分类操作流程。

每户配备分类垃圾桶,由农户根据垃圾可降解(可腐烂)与不可降解(不可腐烂)性质进行分类投放;每天上午,由保洁员按时上门进行收集,在收集的同时进行一次分拣,保洁员将铁块、石块、木块、塑料制品等不可降解腐烂的垃圾分拣出来;其中不可降解腐烂垃圾按照原有的“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模式由保洁员将垃圾封闭式装载后运送至村内3立方吊臂垃圾箱中;保洁员将农户约至门前,随后在农户的监督下,保洁员对分拣出来的可降解腐烂垃圾进行称重、登记,并由农户本人对登记的可降解垃圾数量进行确认签字;保洁员对可降解腐烂的垃圾收集完毕后周转员必须确保当天全封闭式运送至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严禁出现运输途中滴漏、抛洒以及垃圾恶臭味随车散发等二次污染和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等不良现象发生。

可降解腐烂的垃圾运送至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后,管理人员必须对当天送来的可降解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同样必须将保洁员一次分拣时遗漏的铁块、石块、塑料制品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彻底挑拣出来,保证进入到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设备舱垃圾完全为可降解腐烂垃圾,避免因不可降解垃圾进行设备舱而造成对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设备造成不必要损伤和影响有机肥品质等情况发生。

可降解腐烂垃圾经过二次分拣后,由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管理员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将可降解垃圾投放至设备舱进行发酵处理,根据设备使用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可降解腐烂垃圾在设备舱内发酵完成后,由垃圾站管理员根据设备出料要求进行出料作业,并根据相关要求和程序对物料进行分堆堆肥处理;其中分堆堆肥过程根据设备工作原理及相关要求等进行操作,待物料完全腐熟后具备装袋条件后,由管理员对其进行装袋封口等作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