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626X4/2019-16515 分        类 部门(镇街)文件
发布机构 邹城市石墙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9-05-06
文        号 石发【2019】52号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中共石墙镇委员会
关于创新推动“全链条”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19-05-06 信息来源:邹城市石墙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此文件公开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按照《济宁市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双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全市基层党建“强基固本工程”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全面延伸,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创新推动“全链条”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现将具体意见印发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队伍建设、制度落实、活动开展、投入保障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党员干部执行力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不断推进党员发展、管理、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目标任务

镇党委牵头,各支部紧跟以“严把入口、严肃处置、严格管理、注重关爱”为“组合拳”,保证实现党员管理纪实线下与“灯塔—党建在线”线上同步进行,积极探索镇内党员及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全链条”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争取2019年消灭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庄24个,“灯塔—党建在线”学习成绩全市排名达到前5名,党员发展0违规。

三、主要内容

(一)立规矩守入口,党员纳新严格化

1.细化标准,把好“选拔关”。严守党员发展标准,将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人选的首要因素,把积极向组织靠拢、严格执行党的决定作为重要考察依据,把“四讲四有”“四个合格”作为硬件必备,把热心公益、具备社会责任感作为延伸要求。保证党员纳新既看“学”又看“做”,既看思想又看行动,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符合标准的坚决不予发展,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

2.建好规章,把好“制度关”。综合运用“灯塔—党建在线”党员发展纪实系统,对发展对象的培养、政审、培训、票决、考察、公示、审议、审批等全过程进行纪实监督。创新推出“发展党员答辩制”,镇党委通过“两陈述、两提问、一评议”(即答辩人陈述和入党介绍人陈述,答辩人抽签试题答辩和答辩小组提问答辩,答辩小组评议等五个环节)的答辩流程,近距离考察识别发展对象。实施“提前政审制”,在入党申请人第一次提交入党申请书时,所属支部将提前对入党介绍人及其社会关系进行综合政审。对违规发展党员责任人进行终身问责,对党员发展过程出现问题的进行追溯究责,并加大处罚力度。

3.强化管控,把好“程序关”。镇党委将安排专人专班负责全镇党员发展工作,全面推行实行发展党员流程标准化管理,统一调控发展结构、统一培训部署、统一安排进度节点、统一表册填写标准、统一审查培养档案,加强发展党员过程管控,实现再次考察、把关和对发展对象的有序、深入培养,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二)建机制畅出口,党员处置合理化

1.明确标准,“量准”不合格党员。明确将信仰宗教、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不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列入不合格党员界定标准。同时,把党员认识一时模糊与理想信念动摇区别开来,参与民间习俗与封建迷信活动区别开来,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导致的工作不力与以权谋私、违纪违法区别开来,防止一刀切、片面化。

2.规范程序,“核准”不合格党员。民主评议环节,按党员总数50%的比例邀请群众代表参加,把群众测评结果作为认定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组织决定环节,先由支部根据民主评议情况做出初步认定,再由镇党委联合纪委监察室调查核实作出决定,最后报市委组织部征求各方面意见进行把关核定,有效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个人申诉环节,镇党将推行一对一谈话制度,讲明政策要求,做好思想工作,真正让被处理的不合格党员服气,消除隐患。

3.科学处置,“判准”不合格党员。对不合格党员,采取限期改正、劝退出党、党内除名三种方式。对被认定为不合格党员或基本合格党员,如本人还有留在党内的强烈意愿,且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经支部大会表决同意,给予限期一年的时间改正;如本人确实没有留在党内的意愿,或改正期满仍然不符合要求的,予以劝退出党;对自行脱离党组织的党员,经教育帮助后仍没有改正行动或情节恶劣的不合格党员,直接予以党内除名。

4.严格程序,“守好”转接党员。实施组织关系转接专人负责制,严格党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对于转入、转出的党员各支部必须召开党员大会,并填写、盖章、上交《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证明信》。对于转入党员必须要严格审核其党员档案,无档案人员一律不接受,转出党员要一并提走个人党员档案,并写下证明,签字按手印,明确责任。要求组织办人员熟练使用“灯塔—党建在线”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系统,对于转到省外的要实时跟踪,及时上传党组织关系转接回执。定期从“灯塔—党建在线”系统中打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的回执单,做好归档、留存。

(三)强教育严管理,党员学习持续化

1.完善学习机制,增强学习“本能”。在全镇范围内分机关、农村、双管、“两新”等支部,从日常行为积分、民主评议积分、党员自评积分、党组织评定积分4个方面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划分A、B、C、D四个不同类型,为每名党员建立“积分台账”,通过季度打分、年底汇总,形成党员的年度积分。积分60分以下者认定为不合格党员;60分—69分之间者认定为基本合格党员;70分以上者认定为合格党员;85分以上者认定为优秀党员。通过明确加分、减分内容和动态考核,促使党员有了目标、主动学习、接受教育。

2.创新组织方式,提高学习“效能”。教育制度方面,制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模范遵章守规。创新推出“党建工作例会制”,于每月28日召开全镇党务工作例会,向各支部党务工作者传递党建信息、党建工作等,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党员学习教育微信群,并督促党员熟练运用“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APP,从线下到线上交流多渠道、多平台满足党员学习需求,提升教育质量。

3.搭建先锋舞台,激发学习“动能”。组织建设要先行,积极开展五好党支部、先锋党支部评选活动,及时通过微信、板报等表彰优秀党支部,由组织带领、引导党员在实践中发挥先锋作用。利用“七一”、“十一”等特殊节日全面开展党员模范评选活动,并强化宣传力度,教育广大党员向身边人学习,激励党员在重大工作、重要任务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生活中对标先锋,鼓励党员用行动诠释忠诚,用担当彰显信仰。

(四)护红星驻红船,党员流动规范化

1.全面摸底,保证“流动不流失”。镇党委坚持“拉网式”普查驻外党员信息,以支部为单位全面摸查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详细记录其年龄、流入地、是否纳入流入地管理、具体工作性质和联系方式等,做到及时了解、及时登记,确保流动党员信息库随时更新。持续加大对北京、天津、上海、杭州、乌鲁木齐等各地流动党员的摸排与关注,争取将“流动的红船”驻靠在更多地方,在流动党员身边搭建更多的“温暖家园”。

2.维持沟通,实现“离镇不离党”。建立石墙镇外出党员微信、QQ群,及时传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党建新闻、最新政策等信息,对我镇牵头建立的邹城市在乌鲁木齐及邹城市在杭州流动党员党支部实施学习教育动态监测,保证要求标准与镇域内支部平行,为流动党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把教育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抽春节、“五一”、“十一”等流动党员返乡时间段召开返乡流动党员及务工人员座谈会,征求驻外党员对家乡的意见建议,实现党员“离镇不离党”。

3.培树典型,促进“返乡再创业”。鼓励在外能人党员积极回乡参与我镇开展的“圆梦大学生”、留守儿童“微心愿”等活动,为家乡建设尽己之力。开展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言献策”活动,鼓励创业有成、能力较强的党员回乡创业、就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并做好困难流动党员的扶贫政策宣传和帮扶对接工作。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宣传载体,向《新邹城》《邹城新闻联播》等媒体投稿,积极发现、挖掘我镇优秀流动党员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深入做好宣传工作。

(五)讲服务重关怀,党员责任牢固化

1.注重身份亮明,让党员刷新个人存在感。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特别是在农村党员家门口“挂牌亮户”,写明党员姓名、入党时间、所属组织,并张贴个人照片、标注党员星级等次,时刻提醒党员自己的身份,规范自己的言行,将“干部包片、党员联户”等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并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家风正而村风清,从而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2.注重精神关怀,让党员找到政治荣誉感。建立“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制度,通过送上祝福短信、生日贺卡的形式,教育党员牢记身份,认真履职。建立“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申请书”制度,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开展好离任村主职干部生活补贴、建国前老党员走访等工作,以实际行动温暖感召党员,让党员找到“身份”,激发党员“正能量”。

3.注重帮扶救助,让党员找到组织归属感。镇党委选派机关工作人员联合各村党员成立“邻里互助队”活动,定期入管区、入村、入户开展专项活动。要求每个村支部委员每人至少联系一至三名党员,由支部牵头定期开展党内帮扶工作,帮助贫困党员解决实际问题,为其提供就业服务、指导,力所能及的帮他们解决再就业和生活困难,使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4.注重成果转化,让党员找到应有责任感。鼓励党员要带头致富、引领群众共同致富,让党员找到存在感,明确自己的责任区。面对优秀党员,从选树典型上下功夫,加大典型案例宣传事迹,在全镇范围内成立“学雷锋”党员志愿服务队,让党员明确自身责任,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三、组织领导

(一)强化领导,形成工作合力。镇党委高度重视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将联合组织办、纪委、宣传办等具体负责“全链条”党员教育管理推进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各支部既是“全链条”党员教育的实施者又是参与者,要不断创新思路、履职尽责,抓好谋划、强化落实,确保党员发展、管理、教育、服务的“一站式”到位。

(二)动态监测,强化结果运用。镇党委将把各支部“全链条”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年底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根据党员工作给予一定奖惩。深入做好“全链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支部党建、文化宣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相结合的大文章,全面弘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员正能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