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6550A/2019-09852 分        类 人大建议办理情况
发布机构 邹城市商务局 成文日期 2019-06-11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邹城市商务局对“关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探讨与建议”建议(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4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6-11 发布日期:2019-06-20 信息来源:邹城市商务局

李常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探讨与建议》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商贸流通和经济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和对我市农贸市场建设的关注,对我市农贸市场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客观地分析,您的建议观点明确,切入点准,体现了我市农贸市场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和焦点问题,非常适合我们作为下一步工作参考,我局对此非常重视,并会同相关部门部门进行调研落实。

农贸市场是现代城市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事关民生。开展城区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是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近年来,每年都将城区农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特别是围绕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农贸市场作为关注焦点、验收重点和必查加扣分项目尤为重要。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东城区的崛起,我市现有农贸市场的规模和条件已经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为加快推进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市商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工作。

一、规划先行,完善城区农贸市场规划、方案及标准

1、制定城区农贸市场规划和改造建设工作方案。市商务局配合市规划局按照《邹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邹城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各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将城区农贸市场划分为大、中、小型三个级别,大型农贸市场坚持高起点、高定位,辐射邹城城乡,突出批发、物流功能;中型农贸市场突出区位优势,以新建、改建、扩建、迁建为主,突显公益性和便民性;小型市场突出便民、零售、全覆盖。

2、制定城区农贸市场建设规范。根据国家卫生部《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山东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参照济宁市《城区农贸市场(菜市场)建设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出台《邹城市农贸市场建设规范》、《邹城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用于指导、规范和管理我市农贸市场建设,要求有关部门在城区农贸市场的建设、农贸市场的改造上,必须严格参照标准实施。

二、升级改造现有城区农贸市场,全面提升市场整体形象及功能。

总体上看,我市农贸市场多数建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功能不太齐全、设施相对陈旧、经营管理落后。同时农贸市场面临市场经营与周边占道经营、市场监管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矛盾,而且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现象依然存在,影响着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活。目前的农贸市场越来越难以在社区商业中发挥主力作用,使用效率低下甚至空闲,大厅不亮、通风不畅、脚下防滑等成为农贸市场的常态,居民不愿意、经营者不乐意进场交易,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就直接进入市场交易,泥水、腥味、吵叫、垃圾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影响到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因此,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已是势在必行,自2016年以来,市政府加大对旧城区集贸市场进行升级和改造,将一些人流量少,失去功能的市场进行撤并;将一些设施陈旧,或者马路临时搭建的市场,结合旧城改造,重新规划改造升级。去年对鑫琦农贸市场、昌平农贸市场、盛旺农贸市场,郭庄蔬菜批发市场、匡衡农贸市场、东方圣都农贸市场、护驾山路农贸市场、鑫铁西农贸市场等进行了改造升级,改造后力求达到商品种类划行归市、合理划定鲜、活、生、熟、干、湿功能交易区、卫生设施齐全、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三、规划新建城区农贸市场,弥补城区市场不足现状。

由于原老旧市场数量档次有限,且都集中在老城区,随着城区不断扩大及周边村居开发回迁,特别是东城区崛起和人口不断迁入,居民买菜难成为一个急迫解决的大问题,在升级改造老市场的同时,规划新建农贸市场。近几年,商务局向市政府建议规划建设了多处农贸市场,西城区新建了金斗山农贸市场、三兴路农贸市场、福运农贸商城、兖矿医院农贸市场,南城区新建了亚圣农贸市场,东城区目前有鑫琦农贸市场、护驾山路农贸市场、杜庄农贸市场,今年为民办实事列入又新建了街坊合菜场和黄庙农贸市场,都设在东城区,目前街坊合菜场已经开业运营,黄庙农贸市场预计7月份开业,除这两处市场外,还规划了大西农贸市场,目前已经动工。这三处农贸市场开业运营后与鑫琦、护驾山路、杜庄农贸市场基本覆盖东城区,能够基本满足居民需求,下步,市商务局还会建议市政府在东城区规划建设一至两处农贸市场,以方便广大居民。

四、整顿与规范并举,规范市场经营管理。

农贸市场硬件设施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日常管理和严格规范。为彻底改变城区农贸市场“脏、乱、差”的现状,改善市民的购物环境,自去年以来,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商务局牵头制定农贸市场及露天临时市场的整治方案,协调各职能部门按照分工,合力整治和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秩序,合理划分经营区域,查处乱搭乱建、店外经营、市场外溢等占道经营行为,解决经营区域混乱无序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按照“问题清单”有关规定跟踪落实,确保及时整改到位。

五、发展新型商业业态,试点蔬菜直销网点建设工作。

为更好解决居民日常买菜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减少环节、惠民利农”的原则,建立我市蔬菜进社区直销网络,实现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帮助农民解决卖菜难问题,满足城区居民对新鲜、价廉、放心的蔬菜 购物需求,不断完善城区农副产品产销流通体系。商务局向市政府建议设立社区蔬菜直销网点,按照消费群体相对集中、消费量大、供应相对薄弱的原则进行选定,小区居住人口1000人以上,直销点建筑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采取蔬菜种植基地源头进货,减少流通环节,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检测、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的方式,确保无公害的绿色蔬菜进入直销店,改善马路市场和交通状况,缓解农贸市场的压力。

“农贸小市场,民生大工程”。农贸市场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在满足购菜需求的同时,如何更大限度的方便市民,让市民在买菜的同时心情更加舒适愉悦,想市民之所想,行市民之便利,是我们政府工作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今后,我局将继续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联合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城区农贸市场的硬件设施、购物环境和管理水平,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环境良好的农贸市场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营造方便快捷、安全放心的农副产品消费环境。在此也敬请您在市场培育、企业扶持等方面,继续在市人大会议上呼吁,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进我市农贸市场健康发展。

邹城市商务局

二〇一九年六月十一日

签发人:张广兵 

联系人:王卫东 

联系电话:5238434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市委市政府督查室。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