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店镇: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
发布日期:
2020-12-24
12:09
信息来源: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中心店镇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两项培训、落实三项机制、实施四项行动助推精准脱贫,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
开展职能部门、帮扶责任人“两项”培训。坚持扶贫相关职能部门内部培训。扶贫办、民政办、残联等职能部门,坚持“早会、晚学习”制度,每天早上开会传达上级最新指示,安排当天较为重要的工作,梳理部门是否有相互协调的工作;晚上下班前后共同学习各部门业务知识,做到部门“互联、互通、互助”,及时发现是否有政策漏项,有效提高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加强对帮扶责任人的培训。针对贫困户“两单”填写不准确、帮扶记录不完善、收入核算不准确等情况,该镇定期对帮扶责任人进行培训,从贫困户息息相关的各项政策、收入及帮扶措施入手,切实提高帮扶责任人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对于各级检查和日常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实行“扶贫专员”“办事处互查”“动态监测”三项机制。村级设置扶贫“专员”、“副专员”。在村级明确村报账员为村级扶贫专员,负责本村各项扶贫业务工作;计生专职主任为村级扶贫副专员,协助扶贫专员做好各项扶贫工作,切实提高贫困户对村级扶贫工作满意度。镇级实行办事处定期互查机制。抽调40名镇机关、办事处青年干部,成立脱贫攻坚集中互查组,前六组开展入户明查,第七组为暗访组,模拟第三方采取普通话入户走访,检查根据《入户检查发现问题及扣分标准》,每组都带着任务入户,发现问题比例不得低于20%,互查结束后召开互查汇报会,进行问题交办,开展整改。目前,中心店镇正在开展第四轮互查行动,前三轮互查发现问题近100余项,已全部整改。实行困难群众信息动态监测。扶贫办定期与民政办、人社所、残联进行低保、残疾、临时救助人口和大额医疗支出家庭进行信息对比,定期更新系统人口信息,同时梳理四类人员名单建立即时帮扶库,开展即时帮扶,每周填报《2020年致贫返贫风险动态监测情况调查表》,确保各类人员无返贫风险。目前,中心店镇即时帮扶户共10户30人,设立帮扶责任人,进行实时监控。
实施“贫困老人孝善”“美丽庭院清洁家园”“扶贫公益”“阳光家园”四项行动。开展“贫困老人孝善”行动。成立镇、村两级孝善扶贫理事会,全镇共成立扶贫孝善理事会46个。孝善扶贫服务对象为70周岁以上贫困老人与一二级重残60周岁以上老人,填写《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登记卡》,安排一名村干部为联络员,定期走访,登记贫困老人生活状况。开展孝善奖励补助,贫困老人有子女并交纳赡养费,给予金额20%补助,最高1000元。2020年度涉及24村61户,共发放奖补资金31820元。开展“美丽庭院清洁家园”行动。开展贫困老人之间互帮互助,积极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主开展家庭环境整理,由村负责监督;对于老弱病残缺乏劳动力的贫困老人,各村集体组织保洁员入户帮助打扫,改善提升贫困户家庭环境;镇团委、妇联、各党支部等部门联合,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服务活动,定期到贫困老人家中走访慰问。开展“扶贫公益”行动。镇扶贫办牵头,开设三类公益岗位,明确了岗位工作职责,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上门卫生清理服务活动;每日到服务对象家中进行一次探望,村审核监督扶贫公益岗位人员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为8个村设置扶贫公益岗位10个,发放工资9600元。开展“阳光家园”行动,组织卫生、残联、扶贫等部门,对全镇29名有肢体重残的贫困人员开展辅助器具适配评估信息调查工作。通过逐一入户、逐人核对,对有改善辅助器具配备需求的进行登记采集信息。下步,将为符合条件的人员配备多功能护理床等辅助器具,解决其不能下床吃饭的问题;配备电动轮椅等辅具,解决其无法单独外出的问题。通过开展活动,为贫困残疾人员送去了政策的关怀,也增强了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
文字报道:蒋慧 李宗君 袁国强
刘文
责任编辑:孙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