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委编办“强弱结合”探索医共体建设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21-01-22 01:17 信息来源: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邹城市委编办紧紧围绕“编制资源服务好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探索以“市级医院为龙头,镇级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市镇一体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出市级医院的核心作用。通过将编制资源主动下沉到镇街,统筹协助、整体推进,提升成员单位的医疗质量、人才建设及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以更优的运行模式更好的惠及百姓健康。
一、弱城乡差距,强资源下沉。通过多种举措,进一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力量,为实现“医疗服务共同体”提供更多下沉的机构编制资源。一是坚持关口前移,资源下沉。着力夯实基层卫生力量,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将原由市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待分配事业编制分配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二是积极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空编补齐”政策。通过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力度,在用编进人计划上予以倾斜,配强配足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力量。
二、弱资源固化,强动态调整。一是精准调研,数据说话。通过前期一系列调查调研,摸清全市3个街道和13个镇的辖区内服务人口,按照编制核定标准,重新核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数。二是医共体内事业单位性质的市直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分别核定。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控制,由医共体在不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统筹使用。三是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要。按规定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建立“编制动态调整、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优化医务人员队伍结构,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效释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
三、弱共性指标,强个性考核。一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由市卫生健康局自行组建专业考核委员会,以全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考核内容指标为基础,紧密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实际,科学设计考核内容,健全考核指标,制定评分标准,明确分值权重。通过开展医共体考核评价,重点考核市域内就诊率、基层就诊率、基层服务能力、群众健康改善和满意度等核心指标。二是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强化专业监督考核机制建设,医共体建设过程中,坚持实地检查和资料审查相结合,加强对各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构建市域综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长效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医共体建设各单位依法履职、规范运行。
文字报道:马尊尊
责任编辑:孙   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