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解读】邹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不减 劲头不松 标准不降
发布日期:2021-10-08 信息来源: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2021年邹城市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提升,通过督导加压、深度治理、对标学标等举措,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标准不降,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战役”专项行动,着力构建“村村有目标、人人有动力”的整治格局。

突出高频督查。围绕重点整治任务,全面开展分类督查。高频次开展村容村貌明查暗访,整合利用“邹城综执”公众号,开设农村人居环境督查随手拍平台,对整改情况进行反馈,做到即知即改。今年以来,明查暗访533个村,反馈问题3000余处,整改完成3000余处。对农村户厕进行抽样“回头看”,梳理户厕损坏、保留旱厕等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进行排查,针对存在问题,限时整改到位。

充分发动群众。抓带动,从村干部、基层党员、村民代表入手,发动他们撸起袖子带头干,然后再发动面上群众一起干。抓引导,在电视、广播、报纸上开辟专栏,在微信、今日邹城等新媒体上开展宣传,利用村内广播播放“邹城市农村环境整治倡议书”,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抓培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训,讲解环境整治标准、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户厕改造使用技术等等,改变农民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清洁卫生意识。

构建创新机制。引导农民成为村庄清洁“当家人”,促进人居环境长期向好发展。一是把农民吸引过来。郭里镇探索开展积分奖励机制,用积分兑换不同层次的荣誉或不同价值的实物,激励广大农民积极性。二是让农民参与进来。唐村镇、郭里镇实行“一街一长”网格管理,对村里街道按“红+蓝+橙”模式划分责任段,确保清扫保洁全覆盖。三是让农民自觉起来。通过村民小组监督、比学赶超、互帮互助、奖励先进户等手段,引导鼓励农户主动清扫,逐步形成了浓厚的整治氛围。

坚实财力保障。整合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讲究效益,形成合力”的原则,2021年市财政列支2亿元,有效保障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拟打造省级美丽乡村7个,济宁市级美丽乡村17个,新增邹城市级美丽乡村40个,同时96个村农村生活污水纳入治理计划,261个农村公共厕所列入管护范围,全市146627户农村户厕纳入补贴范围,300个村居可实现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