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信息公开
发布日期:2021-11-15 信息来源:邹城市卫生健康局

证书号

137088300163


单位名称

邹城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组织开展敬老系列活动,宣传有关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等。


住 所

邹城市护驾山路468号


法定代表人

刘䶮


经费来源

财政拨款


开办资金(万元)

31(万元)


举办单位

邹城市卫生健康局(邹城市中医药管理局)


人员编制

上年末

10

本年度

13

从业人数

上年末

11

本年度

12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

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单位有条不紊的开展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开工作。管理工作人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思路,认真学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市编办关于做好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开的通知,明确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开工作登记的范围、内容、程序以及原则和条件,确保本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开工作顺利完成。

业务开展情况

2019年度,邹城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大力开展了老龄工作及尊老敬老宣传教育,翻印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山东省老年人保障条例》《老龄工作文件汇编》等老年法律法规1万余份,印制老年人优待政策宣传挂历7万份,进村入户发放到老年人家中,向老年人宣传涉老法律法规和优待老年人政策。把敬老文化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城市社区、街道和广大农村都制作了敬老文化宣传牌,形成了敬老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大放异彩的浓厚社会氛围。加大敬老爱老典型培育工作,大张旗鼓的开展了“敬老文明户”和“孟子故里孝亲敬老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先后命名表彰并授牌“敬老文明户”1002户、“孟子故里孝亲敬老之星”32名,用身边的典型事迹带动大家的敬老爱老行为。开展“情满·七夕节”关爱老年人活动,颂扬金婚夫妇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二)优待老年人政策全面落实。一是不折不扣执行高龄补贴发放政策。老年福利和优待全面落实到位,100周岁以上、90—99周岁、80—8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别领取500元、100元和30元的高龄补贴,加大对镇街、村居的督导力度,深入排查到龄漏报、死亡迟报、五保老人领取补贴等问题,保证符合领取政策的到龄老年人及时领到补贴,去世老年人及时注销。今年以来,累计发放高龄补贴823万元。二是银龄安康工程持续扩面发展。印发了《关于表彰2018年度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通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深入老年群体开展“银龄安康工程”宣传及理赔讲解,用身边的理赔案例让老年人充分认识到“银龄安康工程”对于老年人抵御意外伤害风险、减少因伤致贫返贫、构筑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障网的重要作用,有效推动了银龄安康工程持续扩面发展。今年全市参保老人6万人,投保金额270余万元。优化理赔服务,保护群众参保热情。认真落实银龄安康工程季度例会制度、理赔工作绿色通道机制、回访机制、特殊案例服务机制等一系列理赔服务工作机制,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确保该项工程的可持续性,真正把这项惠及众多老年人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办好。三是为老服务再简化。结合流程再造制度创新工作,进一步简化为老服务流程,让老年人“零跑腿”“只跑一次”,将老年证办理下放至镇街、社区,打破户籍限制,实现全市通办,老年人按居住地就近办理,且随到随办,真正实现“一次办好”。
    (三)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加大老年维权宣传教育力度,印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邹城市老年人防诈骗手册》10余万册,印制《邹城市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海报》及挂图30余万张,发放到镇街、村居,并组织老龄干部深入到老年人当中进行广泛宣传、讲解,动员老年人有病正规医、不贪图便宜、不偏听偏信,捂紧养老“钱袋子”,有效增强了老年人的防骗、识骗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大力弘扬积极老龄观,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充分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发挥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传承良好家风家训,构建和谐社会。依托市老科协、老体协、老年书画研究会等老年社会团体,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先后开展了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迎春书画展”“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老年书画展”、千人太极拳展演等活动,调动了老年人的积极性,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老年人积极参加省卫生健康委“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主题征文活动,鼓励老年人分享养生知识,保持健康生活。
   (五)老年生活健康向上。紧扣“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主题,扎实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在《新邹城》专版刊发了宣传海报,分发到镇街、村居及各级机关、单位;印制关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养生知识等健康知识的宣传彩页50000余份,由市、镇街老龄及卫生部门联合组织人员深入到老年公寓、敬老院、农村集贸市场等老年人集中地进行发放,并现场讲解健康知识,解答老年人的咨询。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设计制作美篇,大力宣传老年健康知识、老年健康服务政策。发动全市各级卫生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普遍开展了一次健康查体,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切实增强老年人健康意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衰老,保持健康心态,享受健康生活。
    二、当前全市老龄化社会形势及存在问题
    截止2018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22.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9.7%。虽然通过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全市对老龄化现状已有初步了解,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全市老龄事业发展。一是全社会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有一定的潜伏性和渐进性,对社会来讲,具有“温水煮青蛙”效应,不少人没有明显感觉到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严重程度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因而对老龄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在积极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及依法维护和保障老年人各项权益方面,缺乏工作主动性,一些优待政策还没有落实。比如我市60—65周岁老年人半价乘坐公交车的优待,至今没有执行。二是敬老助老氛围还不够浓厚。对《老年法》等相关涉老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全社会敬老、养老、爱老、助老的意识和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三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老年人对物质文化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政府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在“政府有责任养老”意识的作用下,老年人对政府的期望越来越高,而政府倍感有心无力。比如我市的高龄补贴政策自2008年实施以来,11年补贴标准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80-89周岁每人每月30元,90-99周岁每人每月50元,这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不相适应。四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当前养老服务业和医疗服务业都在快速发展,但医疗和养老还没有有效衔接,容易出现空白地带,全市老龄产业发展还不壮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名称及有效期

本单位业务范围未涉及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事项。

资产损益情况

2019年,固定资产年初余额24.69万元,年末余额9.58万元;流动资金年初余额311.35万元,年末余额323.44万元。

绩效和受奖惩情况

接受捐赠资助及其使用情况

涉及诉讼情况

社会举报投诉情况

登记管理信息公开情况

2019年11月25日,我单位通过公开栏对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地址和举办单位变更登记信息进行了公开备案。

其他情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