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农田水利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规划落实,抓住今冬明春时机,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抓紧修复水毁灾毁农田设施,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田建设及管护,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建设标准和质量,完成好各项建设任务,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胡春华指出,近年来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抗灾夺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抓紧谋划建设好国家水网、破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制约,扎实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高水安全保障水平。要加快耕地建设、破除土地资源制约,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努力增加耕地灌溉面积,积极挖掘潜力新建耕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要持续兴修水利基础设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完善水利防汛抗旱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要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满足农民现代生活需要,加快推进供水工程改造提升,守住饮水安全底线,健全符合农村特点的长效运行管护机制。
胡春华强调,要着力做好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冬小麦、油菜生产,强化猪肉、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保障好农村基本民生,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11月4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接续召开全省会议。山东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会前提出要求,副省长李猛出席会议并讲话。
周乃翔指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农业高质量发展,事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抓好灾毁设施修复,健全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农田保护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量质齐增,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有力保障。
李猛强调,要抢抓冬春兴修农田水利的关键时期,坚决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推进水毁灾损工程修复重建,加快农田灌排设施和水网建设,不断提升全省防洪抗旱减灾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要统筹抓好秋粮收购、冬小麦田间管理、蔬菜、畜禽、水产等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和农业安全生产等工作,确保今冬明春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11月8号下午,市政府召开全市冬春重点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洪正安排了下步高标准农田工作。市政府副市长王宏伟对冬春重点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王宏伟指出:一要加快工程建设。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5.7 万亩,共58 个项目,目前已开工41 个,17 个未开工,开工率71%。各县市区要抓住冬春施工的最佳时机,抢抓工期,确保年底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二要加快资金拨付。2019 年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支付率为76.5%,2020 年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支付率仅为27%。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抓紧按要求拨付资金。三要尽快启动规划编制。省级规划明年6 月底前印发实施,市、县规划明年8 月底前出台。市县要尽快启动规划编制,确保如期完成。四要切实加强工程管护。各县市区要切实负起建后管护的主体责任,探索创新筹资模式,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健全完善“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使用者自护、受益者参与”的管护机制,全面提升工程管护水平和质量,确保高标准农田长久见效。
我市2019、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均已完成,资金拨付率分别为78.8%、21.8%。2021年度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省定清单3个项目已接近竣工,其它不在责任清单内的项目已完成任务量的82%,资金拨付率23.16%,预计12月底前所有项目基本竣工。
目前,省市已下达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我市将承担20.7万亩的年度建设任务,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任务8万亩,建设总量为我市近几年最高。
下一步,将按照高标准农田2021-2030年建设规划总体要求,尽快启动我市规划编制,同时加快项目资金拨付,稳步推进2022年度项目开展,确保完成省市各级下达的任务指标。集中力量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加强行业管理,强化队伍建设,严格监督考核,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