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12月28日,邹城市共有在营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0026家,标志着我市迈入10万级体量,企业占市场主体比重26.74%,市场主体结构显著优化。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背后,主要得益于我市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这是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创新创业动力持续激发的重要成果性标志,又是当前我市聚焦“六稳”、落实“六保工作任务的新成效、新起点。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经济基本盘。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主体造成的冲击,我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税费减免、金融支持、降低成本等助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尽管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广大投资者对邹城的投资热情未减,市场信心依然坚挺,全市市场主体活跃度仍然较高、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今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3968户,其中企业421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6户、个体工商户9655户。依市统计局数据计算,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857.19户,每万人拥有企业229.23户。
2020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邹城市实现评价排名两连升,获得优异等次。近年来,邹城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成立营商环境指挥部,形成“1+19+18”的协调推进体系,建立重点任务“蓝黄红”督办清单,全面推进改革任务落实。
聚焦重点任务,实现了“云上宠企”“拿地即开工”“不见面开标”、纳税服务全程电子化、水电气暖同步过户等改革新突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次办好,邹全服务”,有效助推了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产业升级,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企业的好体验、发展的好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不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为企纾困救急的服务质效,打通堵点难点,提升审批效率,全力保障市场主体增长,服务发展民生,稳定群众就业。”邹城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郭目营介绍,为了提高市场主体登记效率,在线上实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在线下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简化企业登记程序和材料。目前,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包含的企业设立登记、税务申领发票、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社保、医保、公积金登记等事项从7个环节、13份材料、多窗受理、5日办结,简化为0份材料、1窗受理、2小时办结。企业普遍认为我市放管服改革“放出了活力、管出了公平、服出了效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走,通过“刀刃向内”的改革,有效降低创业成本,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热情和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力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摄影报道:王文静
责任编辑: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