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镇用活红色资源唱响红色主旋律
发布日期: 2021-05-26 14:10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日,田黄镇立足红色沃土,深挖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模式,推动业态融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用活红色资源,唱响红色主旋律。

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田黄镇把挖掘红色文化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文化旅游指挥部,由镇文化旅游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负责统筹领导和推进落实,吸纳镇工作骨干,聘请市文联专家2名,配齐人员力量。制定翔实可行的方案,精心组织安排,建立文化旅游指挥部负总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协调机制,重点建立健全常态化用工供需对接机制,加强横向纵向联系,加大政策协同力度,形成工作合力。紧扣工作目标,把握时间节点,强化科学调度,力争4月至5月寻找革命遗址、遗迹、遗物等,征集史料照片,5月至6月采访革命人物事迹、探寻田黄籍党政军干部,对参加过战斗的英雄烈士子女进行走访,了解战斗经历,对在外田黄籍人士或在田黄镇工作过的老干部进行发函致信,邀请他们进行撰写回忆文章。截至目前,已走访30余人,撰写红色故事50余篇,拟编撰成红色故事集。

促进业态融合,焕发红色新活力。努力推进红色资源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积极开发红色主题文创产品,创作出版了《田黄革命简史》,拟编撰“尼山片区红色故事集”。整合红色资源,形成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红色旅游圣地,释放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效果。优化红色旅游客源与资源对接,通过红色旅游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等,更好的发挥教育基地功能,并推出红色教育研学游,加快红色文化与研学深度融合。促进红色旅游与传统观光游、生态休闲游、乡村民俗游等业态有机融合,联合镇域内30余家农家乐,林丰、枣园等美丽乡村,十八盘山、鹿鸣湖等自然风光,形成“红色+”模式,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到田黄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的团队达40多支,游客达5000余人。

聚焦铸魂育人,滋养初心使命。田黄镇依托小山战斗纪念碑、红旗广场、邹东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抓实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见效。做好“红色”宣讲,在每周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大课堂中,除讲好党史故事外,还用心用情讲好田黄镇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让党史课入脑入心,推动把爱国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创新内容、形式、方法,通过唱红歌、跳红色舞蹈、对党旗宣誓、人人讲红色故事等“沉浸式”“体验式”教育,为党史学习教育开辟了“新讲台”。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红色教育基地做志愿导游,讲一讲家门口的红色故事,让青少年与党史共情共鸣。积极开展“情暖六一 携手童行”、“机关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等红色活动,用红色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有效激发党员干部的红色热情,促进童心向党,增强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

文字报道:徐一鸣

责任编辑:孙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