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830043262191/2021-03469 | 分 类 | 人大建议办理情况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1-06-20 |
文 号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邹农函字(2021)第1号
朱培瑞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的议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中对我市食用菌产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您的提案很中肯,你们的关注和支持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心全力地做好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
我局对您的议案进行了认真研究,根据提案建议,我们拟提出以下措施:
一、抓好顶层设计,做好政策引导。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将食用菌企业集聚至园区内部,集中部分大型、精密科研仪器设备及食用菌试验车间等科研辅助设施,组建共享平台,成立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集群,以打造“全国食用菌第一县”“全省现代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为目标,依托中国菌谷优势,结合蘑菇小镇项目建设,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做强“邹城蘑菇”区域品牌。二是加大对食用菌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实施好《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进一步扶持蘑菇小镇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探索投资参股经营、以奖代补及按揭农业等新的扶持形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联合金融部门,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的形式,实地解决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及带动群众致富发展的难题。
二、加强平台建设,健全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围绕产业创新需求,依托领军企业,采取市场化机制,引进共建一批高水平产业研发试验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提升食药用菌研究院研发能力。二是加强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的精细化管理,完善企业研发中心评估考核体系,实现动态管理;对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员配备不全,尤其是无科技项目、无专利成果、无人才引进的“三无”平台进行摘牌。三是强化省农科院(邹城)食药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打造“产研院+科研院所+专家”的人才资源共享平台和“产研院+科技成果+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邹城市食药用菌产业发展人才和科技成果资源的共享;探索融合创新新模式,实现项目、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融合创新。
三、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一是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形成招商引资“洼地效应”;组建专业招商队伍,以食药用菌良种繁育、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为重点,加快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综合效益高和投资强度大的“三高一大”项目入驻,实现一产向二产延伸,增强重点项目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二是大力引育专业技术人才。认真贯彻落实“邹鲁英才”计划和“双招双引”“双回双创”等政策,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产业教授、技术副总等制度。进一步培养食用菌新型职业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增加产业科技人力资源储量。依托“人才+项目”模式,加强与一流大学的合作,鼓励高职校等有条件的本地学校建立食用菌学院,开设食用菌专业课程,通过联合办学和走出去学习考察先进地区技术的方式,培养现有人员在相关领域技术层面的提升,打造适合邹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本土人才队伍。三是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在人才公寓房源中划出一定比例房源专门用于食用菌产业人才引进,租金优惠及相关程序按相关规定执行;顶尖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子女在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时,由市教体局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入学;顶尖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可享受市内指定医疗机构绿色通道服务。
四、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一是立足工厂化食用菌资源转化优势,实施干鲜品、加工品并重战略,引导各种形式的经营实体,参与食用菌产品加工,逐步向即食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全方位、多元化渗透。二是积极研究开发食用菌产品种类,引导面食潜力企业(如邹城市玉昕面粉、十八趟食品、汤记食品等龙头企业)开发食用菌面粉、馒头、面条、豆腐等优质食材。三是重点发展食用菌制药、保健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等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健全食用菌产业体系,挖掘产业增值空间。四是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企业集团,共同开发食用菌生物医药系列产品,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高端产品生产基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完善利益机制,推进食用菌产业一体化发展。通过多年努力培植了友和、利马、恒信、常生源、福禾、世纪智慧等20多家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食用菌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济宁市级9家,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2家,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企业2家,充分发挥龙头组织提质增效潜能和带农致富示范作用,通过原材料采购、食用菌产销、入股分红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利马菌业、常生源菌业入股农民每年都拿到分红;友硕食用菌已就地安置了附近12个村、500余名劳动力,户均年收入稳定增加4万元以上;恒信食用菌就近安置周边群众近800人;常生源公司联合益菇源合作社建立“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扶贫基地,以“借袋还菇”的扶贫攻坚模式,先后帮扶28户农户进行脱贫,让菇农切实感受授人以渔技术脱贫的益处。
六、打造蘑菇文化,做强“邹城蘑菇”品牌。一是借助儒家文化这一邹城特色品牌的国际影响力,通过食用菌与孟子故里、孟子养生的宣传推介,引入孟子养生、葛洪养生文化元素,挖掘出一个故事,做好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营造邹城的食用菌特色文化,建设具有邹城特色的蘑菇小镇,研究开发系列食用菌特色文化产品,全面做好“赏览儒家文化、品味健康菌品”的包装推介等一系列举措,打造出一系列“邹城蘑菇”特色品牌产品。二是整合美丽乡村旅游资源,科学规划设计旅游线路,精心打造食药用菌特色旅游专题线路,发展食药用菌休闲体验产业,弘扬菌菇文化,发展节庆旅游,提升“邹城蘑菇”区域公用品牌国际影响力。三是通过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利用2021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大会暨邹城蘑菇发展峰会影响,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提升群众对邹城食用菌品牌的知晓率和接受程度,促进产品品牌化。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邹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0日
签发人:张 弘
联系人:刘 生
联系电话:0537-5233031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