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秸秆禁烧重点时段启动以来,邹城提早部署、统筹安排,编好了一套“组合拳”,确保打赢秸秆禁烧“三大战”,实现“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被国家、省卫星遥感监测到一个火点”责任目标。
一、立足“早”字打好主动战
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形式比较特殊,春季雨水较多,致使小麦收获期推迟,集中收获时气温持续高温,收获后期天气变化快,短时间内降雨量大,不及时抢收抢种,极易导致小麦丰产不丰收,小麦秸秆还田难度增大,秋季玉米播种推迟。我们针对今年这一特殊情况,及时判研形势,提前谋划,尽全力做好禁烧各项准备工作。一是早统筹布置。5月19日,成立了由18个市直部门组建的16个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督导组,由科级领导带队,每个督导组对应包保1个镇街,逐一进行巡查督导。6月2日,市政府副市长田野组织召开了全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动员会议,统筹安排部署了夏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严格压实禁烧责任。
6月2日全市“三夏”生产暨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动员会议召开
印发的关于加强“三夏”生产秸秆禁烧工作的文件
二是早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宣传车、村喇叭、简报、微信公众号、宣传条幅、明白纸等各种形式,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市禁烧办先后印制宣传条幅600条、《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明白纸》30000份、《禁止焚烧秸秆和垃圾的倡议书》30000份、《致全市学校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倡议书》50000份,分发到各镇街悬挂、张贴,并出动43辆宣传车,进村到田,深入生产一线宣传,切实营造“不能烧、不敢烧、不想烧”的禁烧氛围。
三是早建立网格。对全市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行严格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网格责任人员对秸秆收获、利用、清运的职责,并以网格为单位,合理布局秸秆禁烧监测点。全市共设置禁烧监测点825个,共配置消防器材2281套,洒水车93辆,巡逻车113辆,做到一旦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进行扑救,全市秸秆禁烧监测点上共有固定值班人员2211人,巡逻人员3639人。
镇街加强“三夏”生产秸秆禁烧工作的相关会议
镇街开展“三夏”生产秸秆禁烧应急演练
二、突出“管”字打好攻坚战
小麦进入集中收获期,全力打好禁烧攻坚战。一是压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党政同责”原则,严格落实镇街、村居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主体责任。明确市直部门包保督导组、镇街、管区、村巡查负责人,定人、定岗、定区域、定时间、定职责,重点时段实行专人24小时轮流值守、巡逻,盯紧看牢,严防死守,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任务不完成、值守人员不撤离。二是强化督导。建立健全督导巡查制度,小麦集中收获的关键时刻,秸秆清理清运的重要节点,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联合市禁烧办专项督导秸秆禁烧工作,市禁烧办坚持每天2组人员,分片交叉对全市16个镇街落实禁烧情况、16个督导组包保镇街督导情况进行全天候督导巡查,最大限度和第一时间查究不足,确保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全方位构建秸秆禁烧监控、巡查和调处体系。三是加强调度。实行日调度制度,对各镇街三夏生产进展情况、工作会议部署、副科级以上领导检查指导、集中督导及重大活动开展和火点、火情处理情况等日调度,对各督导组驻包保镇街督导情况日调度,为领导决策、督导重点提供及时准确信息。
三、落实“清”字打好歼灭战
根据夏季作物收获进度,及时调整禁烧工作重点,坚决打好秸秆露天焚烧歼灭战。一是探索秸秆利用新渠道。在鼓励秸秆粉碎还田的基础上,继续推行秸秆收储奖补办法,大力提倡秸秆捡拾打捆等措施,不断扩大秸秆机械化离田面积,切实实现“以禁促用、以用保禁”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强散落抛弃秸秆清理清运。三夏生产进入收尾阶段,及时要求各镇村要加快秸秆清理清运,彻底消除焚烧隐患。对堆放、洒落、抛弃在田间地头、沟路渠坑塘河边的未利用秸秆,集中时间,动员人员、机械,做到应收尽收、应清尽清,实现辖区内田间、地头、沟边、渠边、路边秸秆“五净”,消除焚烧隐患。对暂时不能处理的秸秆,各镇街要合理设置集中存放点,配齐各类消防器材与相关设备,派专人盯死看牢,等待合适时机,进行集中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