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6163X/2021-03661 分        类 决策执行效果评估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1-08-10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关于加快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后评估报告
发布日期:2021-08-10 发布日期:2021-08-10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一、重大行政决策名称

2020年市工信局代市委市政府起早发布的《关于加快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被列为市工信局2020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二、目标任务

力争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经济效益、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企业达到80家,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5%。其中:产值过50亿元企业达到1家,过30亿元企业2家,过2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2家,过5亿元企业6家,过亿元企业20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能源消耗显著降低,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注册商标达到5000件,发明专利达到1000项;招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人。行业间协同发展、配套供应能力不断加强,招引国际、国内龙头企业、重点项目10个。

三、起草依据

《关于加快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依据《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鲁政字〔2018244号)起草的,该意见提出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制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共分六个方面;强化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四、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1、装备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定期调度高端装备产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以及下步工作打算,并对全市高端装备产业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度。

2、铸造行业管理工作。为推动全市铸造企业转型升级,促进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按照《济宁市铸造行业整合提升发展工作方案》和《济宁市铸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版)》,调度各相关镇街、企业按照要求制定详细整改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对铸造行业整合提升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企业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目标。截至目前,列入改造提升类企业5家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改提升,3家企业通过实施产能置换关停取缔。为帮助企业及时了解铸造产业相关政策方向,组织9家铸造企业赴潍坊考察调研铸造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参加省铸造协会举办的当前形势下山东省铸造产业发展论坛。推荐艾坦姆合金(山东)有限公司申报2021年度山东省铸造产能清单。

3、装备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为深入了解我市船舶行业发展情况,加强行业安全监管,按照济宁市工信局通知要求,对辖区范围内船舶修造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并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企业在生产资质、土地规划、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环保、消防等方面进行现场核实。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估。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组织相关镇街企业分两期参加了济宁市工信局和我市举办的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培训班,学习《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4、装备产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近期,济宁市工信局、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济宁市船舶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对我市范围内船舶修造生产企业进行重新摸排,并形成合规性审查意见上报济宁市工信局,同时对企业立项、环评等相关手续进行现场确认,目前,正按照济宁市工信局反馈的合规性审查意见制定我市船舶行业分类处置实施方案。

5积极对上争取。研究政策、储备项目,做好政策落实兑现。组织推荐东华重工、艾坦姆流体等4家企业9种产品申报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推荐东华重工、博诚电气5家企业7个项目申报科研与新产品开发类科技成果;东华重工两篇论文申报山东省机械工业优秀论文;推荐艾坦姆流体、博诚电气、天河科技等3家企业产品申报2021山东精品装备 推荐东华重工、兖矿轻合金2家企业纳入省高端装备领域支持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企业名单。

6规划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下游产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工信厅、济宁工信局通知要求,对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详细了解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平台、重点企业进行摸底核查,梳理汇总邹城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7产业链建设专项工作。按照“231”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制定高端装备产业集群2021年攻坚计划、高端装备及零部件、铸造产业集群培育重点任务。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核实确定高端装备重点企业和重点支撑项目,修改完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和铸造产业集群产业链图谱,制定规上装备企业攀登计划矩阵图,筛选确定矿山装备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等。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主要面临产品中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多,产品价值链短,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附加值产品少。下步将通过实施精准招商,实现产业配套。以东华重工、兖煤黑豹、天河科技、宇飞传动等重点企业为核心,重点围绕产业链上游薄弱环节电液控、永磁电机、液力耦合器、轴承等探索招引可行性,健全产业链条。

六、评估结论及建议

1、下一步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制造业强市的若干意见》,组织实施好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矿山装备、装备零部件、机器人、精密铸造四大优势产业,推动全市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

2、整合提升铸造企业艾坦姆为引领,鼓励金鼎实业、安泰铸造、济信汽配等企业深耕铸件毛坯深加工,不断向成套设备方向发展,规划建设专业园区,整合产能优势,引导企业实现抱团取暖、集聚发展,不断做强精密铸造产业。

3依据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要求,以兖矿东华重工为链主企业,重点发展高端液压支架产品,引导鼓励落陵春辉、金鼎实业、艾坦姆、宇飞传动、金科星机电、三强机械、虹昊机电等企业与东华重工紧密合作,建立供应链关系,做强矿山装备制造产业链。突出天河科技、迈易特、兖煤黑豹等企业研发优势,大力发展智能煤机设备、矿山机器人、永磁电机,推动扩能增产,打造矿山装备产业骨干企业集群。紧盯北京天玛、轴研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重点招引电液控、液力耦合器、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补齐矿山装备产业链条。力争2025年,培育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成为200亿级,全市高端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迈向全省前列。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