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情况新闻发布会举办
发布日期:2022-11-23 信息来源:市残疾人联合会

1122日上午,邹城市举行“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情况新闻发布会,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丁伯平,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孔令芳,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市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邓斌,教育和体育总督学张艳菲,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晓花出席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介绍了邹城市残疾人之家建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总体情况,并重点介绍了邹城“如康家园”建设好的经验做法和亮点成效。

丁伯平指出:邹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工作,对残疾人倍加关心、关怀,并将残疾人工作放在民生保障的重要位置,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做实基础工作,全市残疾人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今年又把“如康家园”建设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

2021年以来,邹城市累计投入资金近600万元,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了19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实现了镇街全覆盖,并延伸至3个社区;为各镇街“如康家园”统一配置了社区康复器材,种类达到了43种。市财政还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儿童康复训练、配备康复训练器材和辅助器具等。2022年全市有康复需求的646名残疾儿童享受了免费康复服务;3名儿童免费实施了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16名儿童享受了免费肢残矫治手术;84名残疾儿童适配了轮椅等各类辅具;35例脑瘫儿童完成外科手术;开展山东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建设,为首批30名残疾儿童实施了早期干预,取得明显成效。

孔令芳指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作为基层残疾人服务的创新平台,是推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举措,承担着城乡残疾人综合服务的重要任务,承载着广大残疾人的美好期盼。开展“如康家园”建设,对于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残疾人民生,加快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全市“如康家园”已服务残疾人459人,其中,321人享受了日间照料服务,373人享受了社区康复服务,260人从事了辅助性就业项目。通过“如康家园”建设,既解放了残疾人家庭劳动力,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又让残疾人享受了全方位服务,增强了自身自理能力,实现了就业增收,展现了个人价值,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陈晓花指出:2022年,是残疾人就业宣传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促进和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邹城市启动了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加大了对镇街“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残疾人服务中心等场所的人力保障,并且优先招用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上岗,有效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目前,借助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全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残疾人在岗人员218人,其中城镇岗13人,乡村岗205人。

张艳菲指出:市教体局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各级关于残疾儿童少年预防及教育工作相关精神,做好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普及工作,确保广大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近年来,投资200万元,建设了9处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为残疾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下一步,市教体局将着力健全特殊教育工作体系,巩固前期成果,进一步推进融合教育,加强随班就读管理,推进上门服务工作,逐步破解制约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

邓斌指出:市卫健局一直高度重视儿童康复工作,为进一步落实上级部门要求,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权益,提高群众满意度,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卫健局联合市残联下发了一系列涉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文件,积极推动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建设,为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精准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邹城市每年将为30名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开展早期干预服务。11月18日,邹城市残疾儿童诊断评估中心”在邹城市人民医院启用,负责孤独症、智力障碍、肢体残疾三类残疾儿童的诊断评估,向残疾儿童及早开展相应的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等服务,为全市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下一步工作中,邹城市残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与教体、卫健、人社、民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和服务体系,努力满足残疾人个性化、多元化服务需求,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推动邹城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