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235149C/2022-06107 分        类 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发布机构 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11-30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邹城市关于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2-11-30 发布日期:2022-11-30 信息来源: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尊敬的各位主任,各位常委、委员:

现将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人大代表所提议案、建议的办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办理情况

共承办人大代表所提议案46件、建议45件,其中,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37件,占40.7%;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方面的22件,占21.2%;财政经济方面的14件,占15.4%;农业与农村方面的12件,占13.2%;社会建设方面的4件,占4.4%;监察司法方面的2件,占2.2%。市人大代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充分体现了广大代表站位全局、着眼发展、心系民生的情怀、责任和智慧,为政府依法行政、科学理政、为民执政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将议案建议逐一进行分解立项,及时转交至54个具体承办单位,形成了市政府统筹协调、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91件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理答复完毕,代表满意率100%,其中已经解决或已制定措施的55件,占60.4%,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36件,占39.6%。

(一)议案办理情况。46件议案中A类30件、B类16件。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类30件,占承办总件数46件的65.2%。《关于强化措施严厉打击非法砂石盗采的议案》《关于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闲置土地存量盘活的议案》等,逐一细化措施、明确时限,卡紧节点、跟踪督办,已得到全面解决。已制定措施、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B类共16件,占承办总件数46件的34.8%。《关于完善提升济宁能源(落陵)精密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的议案》《关于加强滑河人工湿地生态治理的议案》等,均按照既定的方案、措施,加速推进实施,力争尽快解决,确保委员、代表满意。

(二)建议办理情况。45件建议中A类25件、B类20件。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类25件,占承办总件45件的55.6%。《关于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加快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建设的建议》《关于恢复老一中场所解决杏花村小学办学难题的建议》等,均已结合实际、研究措施、形成意见,健全完善了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的长效机制。已制定措施、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B类20件,占承办总件数45件的44.4%。《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邹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解决王村片区医老养老问题的建议》等,均已广泛采纳、制定方案、正在加快办理。

(三)重点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市政府高度重视重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对《关于建设“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助推邹城资源型城市控“两高”促“双碳”邹城路径实现的议案》《关于供应链本地化的议案》等10件重点议案建议,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导调度、亲自研究制定措施,正在加快推进实施。目前,10件重点议案建议中,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类共8件,正在解决或已制定措施、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B类2件(详细办理情况见附件)。

二、主要做法

市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在坚持近年来行之有效办理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把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作为市政府重要工作来抓,4月29日,市政府召开全市议案建议提案交办工作会议,集中安排交办任务,落实办理责任。在办理过程中,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提出具体办理意见和具体工作要求。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业务科室承办落实的三级工作机制,确保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高效落实。

(二)把握关键环节,确保工作实效。一是搞好调查研究。各承办单位围绕议案建议办理落实,深入现场一线,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办理方案。特别是,对反映比较集中、涉及面广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认真研究解决办法。二是加强沟通交流。广泛推行代表全过程参与办理的做法,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电话交流等形式,认真听取、采纳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同时,通过网站、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及时通报办理工作进度,实行办理结果公开。三是充分发挥议案建议作用。坚持把议案建议办理同重点工作推进相结合,对于普遍关注的50余件重点事项,全部纳入市政府以及相关单位重点工作台账,其中13件纳入市级年度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议案建议助推作用。

(三)突出督查推进,狠抓办理质量。坚持把代表“满意”作为议案建议办理标准,突出抓好议案建议的分办、交办、督办等各个环节,确保办理质量。一是建立健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督查台账,对承办单位内部交办、对接沟通、工作推进、现场答复等关键环节,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督导调度,并对重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进行现场督办。二是依托“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群”实行全流程网上跟踪督办,严把答复政策关、格式关、质量关,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三是督促已经办复的承办单位开展“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办理情况不理想的单位,督促落实“二次办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办理质量和满意率。今年以来,对3件因答复简单,代表表示“基本满意”或“不满意”的建议,要求承办单位重新办理、二次答复。

三、下步打算

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的关心指导下,经过相关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今年的办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代表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个别承办单位还存在与代表沟通不主动、交流不充分,办理进度不均衡、答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强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认真加以整改。同时,在今后的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中,我们将持续把议案建议办理纳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政府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切实做好办前、办中、办后等关键节点的跟踪督导,继续完善定期检查、跟踪督办、激励约束机制,切实提高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落实率,确保各项议案建议件件有回音、有答复、有效果。

附件:10件重点议案建议办理情况

邹城市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30日

附件:

10件重点议案建议办理情况

1、关于建设“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助推邹城资源型城市控“两高”促“双碳”邹城路径实现的议案

领衔代表:范允君(驻邹大企业代表团)

承办单位:市住建局、市发改局

办理情况: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扩大城市集中供热和清洁取暖区域,集中供热面积增加100万平方米;承担8720户群众的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实际完工9300余户,覆盖16个镇街,360余个村居(社区),对鸿景雅苑、怡馨家园等6条、5.2公里一级供暖管网和天福家园、龙山家园、万佳阳光城等27个小区二级供热管网实施更新改造,彻底化解供热管网“跑、冒、滴、漏”问题。

市发改局协调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电公司等部门为企业纾解困难,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用地租赁、升压站土地压覆、电力线路送出等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建立邹城资源型城市控“两高”促“双碳”工作长效机制。立足于企业发展、能源整合和“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光伏、分布式风电、机组改造、抽水蓄能等10个重点项目,助推我市实现调结构、促转型、壮规模、增实力、多种能源目标。持续推动电化学储能、空气压缩等储能项目落地,将电站融入风景区,打造新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2、关于供应链本地化的议案

领衔代表:王俊岩(市直代表团)

承办单位:市工信局

办理情况: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加速项目建设,为供应链本地化发展做实支撑,专题研究推动山能智慧产业园、泰玻新材料等重点项目40余次,破解瓶颈制约,加速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截至目前,105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8.92亿元,完成年内计划投资的56.52%,其中23个项目已投产,7个项目竣工试生产。深化产业协同,为供应链本地化发展营造环境,紧紧围绕全市“231”产业集群、13条产业链,逐一明确“群长”“链长”。截至目前,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分别达到292亿元、159亿元和55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艾坦姆合金高端精密金属零件制造项目二期已建设完成,实现铸造件年产300万的套生产规模,力争3-5年形成百亿级精密制造产业园;总投资5.1亿元的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已于5月6日投产,二期规划和协调中,已与苏州明春机械,西安微电所达成一致意向,正在积极洽谈,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工业机器人5万台生产规模。依托工业发展指挥部,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产业分析会,聚焦重点项目建设、企业要素保障、手续办理等重要事项,研究谋划务实举措。今年以来,34个攀登小组、56名驻企干部、21家银行形成工作合力、全程靠上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13项,争取银行、基金等各类融资6.51亿元,解决人才需求118人、用工需求1929人,落实用地指标2800亩,盘活及新建的标准厂房33万平方米,为供应链本地化发展扫清障碍。

3、关于完善提升济宁能源(落陵)精密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的议案

领衔代表:郑龙弟(北宿代表团)

承办单位:市经开区、市正方公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运局、市工信局

办理情况:为进一步提升邹城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承载力,邹城经济开发区对济宁能源(落陵)精密制造产业园周边道路、排水、绿化等进行了详细调研,拟定了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统一纳入总体方案。同时,将高端精密制造产业园纳入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按照项目建设需要分块实施,努力提升周边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联合北宿镇积极盘活园区内现有煤场、闲置厂房及个别养殖场等土地资源,为落陵片区打造百亿产业集群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市工信局组织各单位赴任城、汶上、微山等,与有关铸造企业洽谈铸造产能相关事宜,共找到铸造产能置换源约5万吨。盛源控股正在与相关企业进行洽谈,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产能置换。待省、市相关政策明确后,经开区将与发改、工信等部门共同指导企业开展铸造产能置换工作。

4、关于加快老城改造、造福千家万户、提升城市形象的议案

领衔代表:石洪光(千泉代表团)

承办单位:市住建局、千泉街道

办理情况:2022年,我市启动了《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规划统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将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将老城区全覆盖的划分为15个片区,每个片区规模在1500亩左右,涉及总用地范围约24600多亩。市住建局牵头起草《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邹城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意见的通知》(邹政发〔2022〕3号),对我市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程序和补偿标准有了明确规定,解决了我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工作中存在的“不重程序、补偿标准不一”问题。

市住建局重点实施峄山北路、东南外环、礼义路、西外环北段4条城市主干道改造,启动义和路西延、四基山路北延、程兰路东延、公园路东延4条次干道路建设,加快构建“七纵七横”城市路网体系,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城区太平东路、青年路、迎宾路等25公里、28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改造完成后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居民居住环境。

5、关于向上级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申请更改我市高速路出入口名称的建议

领衔代表:王宪军(市直代表团)

承办单位:市交运局

办理情况:京台高速邹城北收费站,已正式命名为“邹城北”,目前尚未正式开通。按照《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邹城北和峄山收费站出入口所连接的道路分别为县道X094尚双线、县道X093太香线。同时,按照规范手册中《高速公路标志信息分级表》(表6.2.1-1):“一般地区(乡、镇、村)”出入口引导标志的地区名称信息宜选用C层信息;崇义路(邹城收费站)出入口,所连接的道路为省道S319临鄄线、城市次干路崇义路,出入口引导标志的地区名称信息宜选用B层信息和C层信息。下步,市交运局将继续积极对接上级高速公路主管部门,在符合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力争体现邹城元素,擦亮邹城名片。

6、关于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议案

领衔代表:孙欣欣(唐村代表团)

承办单位:市教体局、唐村镇

办理情况:近年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市新招考教师优先补充农村学校,2016年以来年均考选乡村教师113名。同时,大力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先后抽调206名城区教师到偏远小学支教,每年交流轮岗教师达500余人次。在校长队伍建设上,突出正向激励导向、坚持德才兼备,对校长队伍进行了调整,提拔、交流干部300人次,不断推进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激发学校领导干部队伍活力。在教师待遇上,2018年9月起,对8个交通偏远镇的农村教师,每月津贴补贴基数提高100元,全市年均发放乡镇教师津贴补贴3500余万元,乡村教师人均每月增资530元。在职称评定上,向乡村教师倾斜。下步,市教体局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乡村教育振兴,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不断深化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农村教育,为全市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唐村镇作为我市重要的工业经济强镇,教育教学条件日趋完善,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在原有优质办学条件的基础上,2021年以来,投入400余万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了中小学校舍、宿舍楼、餐厅等设施,为全镇幼儿园、学校配齐了保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7、关于加强伏羲文化产业开发的议案

领衔代表:李广恩(郭里代表团)

承办单位:市文旅局、郭里镇

办理情况:伏羲文化旅游片区位于郭里镇南部山区文化生态旅游带的核心,是重点打造的特色文化旅游片区。近年来,郭里镇牢牢抓住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以羲皇庙遗址保护和异地恢复重建为基础,启动了伏羲文化产业园建设。目前,产业园一期工程完成了仪门、朝王殿、羲皇殿、娲皇殿、太极殿等建筑物及部分配套设施建设,正在进行室内展陈及檐廊彩绘设计装修工作。伏羲女娲祭祀大典已高规格举办了四期,文化影响力已初见成效。依托伏羲文化产业园建设对爷娘庙村进行升级改造,爷娘庙村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并入选山东省首批2A级景区化村庄。传承发展羲皇庙“土陶文化”上,招引山东伏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陶土文化产业园,内设土陶文化展示馆、土陶文化体验馆和土陶工艺品生产馆,打造成为鲁西南第一个以土陶传统文化为特色的研学游基地。公司产品“人和福娃娃”入选2022年“山东手造100”。

2022年,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多次召开《邹城市文旅康养发展规划》论证会,结合郭里镇旅游资源、康养资源将伏羲文化产业开发、开通“上九山——伏羲文化产业园——红河湿地”旅游公交专线纳入规划编制。

下步,市文旅局、郭里镇将持续围绕始祖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研究工作,全力做好羲皇庙遗址保护,推进旅游片区建设,加快开发伏羲土陶等系列文旅特色产品,提高文旅产业的外向度和附加值,打响“始祖文化”、“状元文化”、“诗词楹联之乡”等文化旅游品牌。

8、关于进一步提升市区部分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的建议

领衔代表:潘辉(凫山代表团)

承办单位:市公安局、市综合执法局

办理情况:为适应新时代交通组织优化工作,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精细化水平,针对一些城市主干路路口交通面积过大、非机动车通行权不明确、行人过街设施不足、交通延误较大等问题,市公安局通过优化交通流线、完善交通设施、合理分配通行权等方式,努力提高城市道路路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定期分析路内停车位的设置、数量等对交通流的影响,一路一策、一位一研,逐年缩减、合理清退。停车位设置不得占用人行道,保证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连续性、安全性,不影响步行和自行车的日常出行。针对路段慢行交通系统不连续、主干道车辆速度偏低、次支道循环不畅、占道施工等问题,进一步挖掘道路资源,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引导不同性质交通分离行驶,规范流线、减少冲突,提升路段运行速度。市公安局、综合执法局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共青团路和文圣路所有非机动车进行规范整顿,对圣兴路乱停乱放问题进行清理整顿。

9、关于培育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议案

领衔代表:陈涛(香城代表团)

承办单位: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

办理情况: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灵魂,乡村振兴应当坚持人才为先,市人社局与农业农村局整合就业、创业、培训、人才等各类政策,综合施策,为乡村人才培育、回引、扶持创业提供全链条的服务,助力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全年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4000多人次,拨付培训经费补贴约755万元。联合13家培训机构、16个镇街广泛开展调研,紧密结合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特点,开展直播带货、农产品营销能手等新业态培训。如:郭里核桃、看庄土豆、香城樱桃、累计开展“直播带货”、电商创业等培训34场,服务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次。组织企业参加海洽会和省、济宁市校园招聘活动,重点回引邹城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发展,为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落实引才补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连续三年委托第三方实施“邹鲁有约·邹城—高校人才直通车”校园招聘计划,在省内、北上广、东北、西北、西南等邹城学子集中的地区和高校举办招聘活动。今年以来,各镇街辖区产业园、企业引进重点产业人才3000多名,通过校园招聘会、双选会实现引进高校毕业生2100多名,进一步充实了乡村振兴所需的青年人才。

10、关于美丽乡村提升建设的建议

领衔代表:廉士法(张庄代表团)

承办单位:张庄镇

办理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对需提升打造村庄的道路、污水管网、绿化、墙面、村级场所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结合“绿满乡村”行动,对需提升打造村庄主要街道进行绿化。联合水务部门对需提升打造村庄进行污水管网改造;结合“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对需提升打造村庄损毁严重道路进行修复、路面较窄道路进行拓宽等;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对辖区内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有待提升的村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行绿化、美化、亮化,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优化群众居住环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