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 邹城市残联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发布日期:2022-12-31 信息来源:市残疾人联合会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邹城市残联向全市3万残疾人及其亲属,向全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向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即将过去的2022年,市残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领导部署,把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主心主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高标准落实各项民生保障任务,各项业务工作对标推进、服务大局,实现全市残疾人工作在“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创造实干业绩。

这一年,我们埋头苦干,砥砺前行,残疾人服务模式体系更加成熟有力。创新残疾人证管理核发机制。实施工作日门诊评残,月均评残时间由每月4天增至22天,在济宁市率先将残疾人证新办证、变更、迁移等10项业务办理事项委托下放至各镇街,实施“下乡集中+入户评残”模式,为近600名残疾群众提供下乡或上门“零距离”评残服务。夯实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实施村(社区)残协全覆盖,613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残疾人协会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残协主席全部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完善制度建设,指导村(社区)残协建立了网格小组包保制度、跟踪访视制度、残疾预防报告制度,健全需求调查制度。健全志愿助残服务网络,按照“1+16+N”的框架结构搭建市、镇街和村(社区)三级志愿助残服务阵地。第六届全国残联专职委员竞赛初赛期间,邹城市711位参赛选手共交出703份满分答卷,取得了99.94平均分的好成绩,省内前列、全国领先。创新残疾人服务模式。建立网格包保机制,通过村(社区)残协成员、助残志愿者、党员干部打造三人小组包保服务残疾人模式,实现每名残疾人都有小组包保;完善入户探视机制,编印了《残疾人入户访视记录簿》,三人小组定期入户探视残疾群众,及时掌握残疾人状况,了解残疾群众需求,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并形成档案资料;建立服务监督机制,制发《邹城市残疾人服务联系卡》,方便残疾群众了解惠残政策、咨询问题、监督残协履职。扎实做好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荣获2021年度济宁市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奖及组织奖,参评新闻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合计6个,位列济宁各县市区第一名。全年在济宁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和各级残联网站、微信公众号、杂志期刊等发稿500余条,累计发稿条数、分数在济宁市残联系统内排名第一。

这一年,我们改革创新,不断突破,残疾人事业取得成果更加丰硕靓丽。我市在全省残联系统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残疾人事业“走在前、开新局”专题培训暨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对我市“如康家园”建设给予了肯定性批示;济宁市政府督查室《政务督查》对邹城市给予通报表扬。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有力,全市高标准、高质量新建14处“如康家园”,总数达到19处,实现了镇街全覆盖并延伸至3个社区提前超额完成推进计划;在全国率先打造了“4+N”服务模式、“1+7”运营模式和残疾人工作闭环机制。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实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全市康复救助残疾儿童达646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救助人数列济宁市第一。顺利完成镇街残联和市残联换届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残联领导机构,充实了两级残联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科学编制了《邹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成功借助腾讯“99”公益平台,推广邹城市“如康家园”建设,为邹城市残疾人事业广募资金,在残联系统网络募捐活动全省统计的174个县(市、区)中,线上募捐金额422385.59元,位列第一。搭建“智慧残联”平台,与邹城广电公司合作,投资20多万元,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开通“邹城残联”频道,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形式,生动形象地为残疾群众提供就业培训、康复教学、文体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和政策宣传,展示残疾人事业发展,今年共为首批516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开通投放。

这一年,我们抢抓机遇,对上争取,残疾人事业发展活力更加充沛强劲。争取承办国家级、省级及济宁市级现场会议。承办了2022年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现场观摩活动并观摩了我市志愿助残工作;承办了全省志愿助残工作交流会并作了典型发言;承办了济宁市残联组织联络维权业务工作暨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工作推进现场会议并作了典型发言。争取并扎实开展省级残疾人事业发展创新试点建设。承接实施的山东省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和“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综合服务平台两项省级试点被省残联评价为“优秀”等次;新承接了山东省“企业按比例就业+如康家园集中就业”、“聚力如康共享阳光”文明实践志愿助残服务项目、“十四五”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等3项省级试点。加强了各级惠残资金、政策、项目争取力度。累计争取各级残疾人事业发展及残疾人事业专项补助资金759.28万元,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争取资金量位居济宁市首位;36名儿童享受了省、济宁市脑瘫儿童免费外科手术,每例价值10万元,参与筛查人数和救助人数均位于济宁市首位;4名儿童享受了省人工耳蜗植入术救助项目,每例15万元;16名儿童享受了省免费肢体矫治手术,每例10万元;从省残疾人辅具中心争取儿童轮椅、坐姿矫正椅、儿童站立架等辅具33件,价值10万元。

这一年,我们以民为本,担当作为,残疾人幸福美好生活更加殷实丰盛。着力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无障碍改造521户,投资130万元;大力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成人肢体障碍患者免费康复训练244例,适配轮椅等辅助器具1970件,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80余人,假肢适配80余人,为近3万余名残疾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着力增强残疾人就业能力。举办邹城市“企业按比例就业+如康家园集中就业”签约仪式,为13名残疾人签订了就业协议。培育省级辅助性就业基地1家,省级残疾人创业标兵1人,市级残疾人就业优秀基地3家,市级残疾人致富能手4人。全市146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401名,同比增长203%。依托“如康家园”,开展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121人,培训内容涵盖大樱桃、蘑菇、花生、小麦等作物种植知识和橡皮泥、PE花制作等手工艺品生产技术;帮助229名残疾人通过辅助性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实现了自身价值。着力提升残疾人教育水平。学前、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补贴1248人,发放资金71.43万元;救助大中专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32人,发放助学金10.8万元。着力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举办了“关爱融合·共享芬芳”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参展书画作品40余幅,各类手工艺制品30余件,并向参展的残疾人发放励志书籍。举办了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文艺汇演,15个单位近200名残疾人和助残爱心人士奉献了舞蹈、歌曲、模特秀、小品等精彩节目。组织龙山社区“如康家园”残疾人开展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项目暨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健身周活动。组织残疾人运动员参加省十一届残运会,共获得金牌9枚、银牌9枚、2枚铜牌,奖牌总数济宁第三。

2023年,邹城市残联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紧围绕邹城市“济宁争第一、全省进10强、全国进30强”的奋斗目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肩负新使命,以拓荒开垦的姿态追求新作为,带领残疾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奋力谱写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努力为邹城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衷心祝愿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和顺致祥,幸福美满,新年快乐!

邹城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12月31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