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公安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2-03-25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靠前一步,主动作为,打防主业、创安创满,进一步提升执法公信力,完善规范执法规范化建设,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一、坚持靠前一步,政治建警,公安队伍精神面貌呈现新气象。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立规矩强纪律,依据《邹城市公安局2021年实战大练兵大比武工作实施方案》,对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基层所队学法用法提出了硬性要求。组织理论学习、武器训练、执法培训等各类警务实战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800余人次,民警执法水平和队伍形象实现了大变化。领导班子带头练,一所队一教官,实战模拟、处置考核、法律测试,切实达到素质强警的实战保障。结合“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活动的开展,狠抓政治队伍建设,提升执法工作效能。推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明确方向定目标,抓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和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局党委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先后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交流会。在公安内网开设教育整顿专栏、编发教育整顿专刊、制作宣传展板,张贴横幅标语、利用LED屏滚动宣传等形式营造浓郁的政治氛围,推动教育整顿入脑入心,将政治理论与执法实践紧密结合,全面提升执法队伍素养。

二、坚持靠前一步,战时启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新胜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公安局党委空前重视,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急启动战时模式,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投入这场“疫情大考”。联防联控抓得严。按照市委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在我市边界紧急启动10处联防联控点,局领导坚守一线,每日120名警力、30辆警车,持续两个多月24小时轮流值守,顶风雪、冒严寒开展人车核查,累计劝返车辆10718台次、人员18030人次,实现了重点车辆和重点人员“零输入”。社会随访抓得细。主动担起社会随访主责,主要领导带队,每天600余名民警、辅警、村警加班加点,逐户排查,精准开展核查核录,梳理涉疫区轨迹人员9600余名,见面登记3440人,查控密切接触者82人;紧急召集三大电信运营商部署安装人像采集系统,经三天两夜连续工作,为医院、卫生室、药店、商超安装人像识别系统90路、手机App系统1160套,为精准随访提供了技术支撑。特殊场所和境外人员疫情防控抓得牢。87名监所民警、辅警全员封闭执勤,按照“十个一律”要求,从严落实各项监所防疫措施;境外疫情防控专班,全天候落实境外人员接返、数据上报、隔离管控等各项措施,四个月以来,核查反馈数据3万余条,200余名警力往返济南、青岛、上海等地110余次,接回我市境外返邹人员524人,先后更换5处隔离点,确保了到期释放人员和境外返邹人员管控到位、万无一失。复工复产复学跟得紧。出台《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六项措施》,发放1600余张通行证,保障87批次应急物资、民生物资运输,2.3万余名务工人员安全到岗,进企业办理居住证573个;复学期间,7处高中校区、27处初中校区、156处小学校区全部由局领导包保,一校一策,320名警力轮流执勤,严把“交通疏导、疫情防控、治安管控”三道关口,有力保障了全市中小学安全有序复课复学。

三、坚持靠前一步,打击防范,全面提升稳控新局面。围绕公安中心工作,紧扣执法双清、扫黑除恶、侵财类案件百日会战等专项行动的开展,专业化处警、常态化巡防,全面推进情报收集研判、扁平化指挥、应急处置、公安大数据等各项工作升级发展,不断提升保稳定、保安全、保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最不满意的问题抓起,坚持“最严要求、最高标准、最实措施”,圆满完成了各级“两会”、重要敏感节点重大安保维稳任务。着力布建联动网工作机制,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加强重点人员、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管控力度,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将各类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形成警务助理、社区联控等齐抓共管的巡防警务模式,全面提升街面见警率、巡防管事率和治安控制力,充分发挥巡防的最大效果。结合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安全防范,指导企业、单位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职责,落实安全制度,增强防范力量。先后召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侦办侵财小案、禁毒等专题新闻发布会4次,开展专题宣传日活动7次,印制反电诈手提袋5万个、禁毒宣传抽纸4万盒,悬挂标语800余幅,散发传单18万余份,组织全体民警、辅警加入镇街村居、事业单位微信群900余个,实现了宣传工作全覆盖。

四、坚持靠前一步,深化改革,提升法制服务保障。围绕“服务有温度、管理无感知”,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倾力打造温情细致的服务环境。立足公安实际,推行一次性办好,全面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以实现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为主线,精准推行“简化办”,实行“一审一核”“即审即办”。 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体系,逐一明确法律依据、审批条件、审批时限、收费依据等办理要素,制作审批流程图及服务指南。全面推行网上预先审核指导服务,通过电话和网络平台远程指导企业修正申报材料,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创新服务模式靠前一步。针对疫情防控形势,把服务窗口前移到企业校园、村居社区,户籍业务在去年被国家发改委推广三类集体户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创新户籍管理1+6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安服务效能。建立标准化运行监管机制,推动依法依规履职,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将权责职能、职责权限、执法流程、监督方式、行政权力等事项以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坚持流程再造,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证明“四减”举措,证明材料再减少5项,办理时限再缩短1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办好”事项清单3项8条,今年涉企审批事项全部实行100%容缺受理,审批办结率和满意率达到100%。

五、坚持靠前一步,严格应诉机制,切实提升诉讼质量。今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5起,参与诉讼案件17起。始终按照应诉工作要求,切实履行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机制,严格遵守10日内提交答复书及证据材料,法制大队专人负责在2日内向司法部门及时报送传票信息;按照传票通知信息,提前明确出庭负责人,并由法制大队及时向司法局进行出庭应诉工作提前报备,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按照公检法司联席工作要求,定期与市法院行政庭进行座谈,重点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工作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收集整理市法院行政庭对公安民警在执法办案中存在的执法细节问题。与司法局、法院行政庭,及时对接行政案件快速办理工作,面对面会商,达成统一意见,切实推动案件办理程序高效规范。

六、坚持靠前一步,强化执法监督,严格执法责任追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打造服务实战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强化执法质量考评,坚持案件日常审核、个案考评、月度考核工作机制。对发现的重点问题以法制通报等形式,及时督促整改。二是落实公检法联席会议、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结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召开协商联席会议40余次,及时与检法沟通交流,提高司法诉讼效率。积极出台了《邹城市公安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办法》相关规定,积极与检察院、法院加强联系,健全案管中心案件接受案件移交职能作用,统一接受检察机关通知立案,监察委、人民法院、其他公安机关以及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根据案件性质及管辖分工,报分管领导批准后通知相关办案单位依法办理。三是依托智慧政法系统平台,加快诉讼程序的进行,实现案件互通的数据融合,深化执法大数据的应用,使办理过程全链条、无缝隙、多维度监督,达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执法效果。

七、坚持靠前一步,广辟渠道,拓展阵地以案释法。立足学校宣传阵地。各派出所深入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法制教育,建立法制副校长制度,送法进校园,有效提高师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创建法治文化教育示范基地,让法治文化建设扎在身边,贴近生活。立足窗口宣传阵地。充分利用LED宣传屏,在户籍大厅、车管所、审批中心、警务室等窗口单位滚动发布预警信息,播放警示教育,将法治宣传日常化、直观化,使办事群众潜移默化的受到法治教育。立足社区宣传阵地。结合“大走访”、民警联村、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走进群众家中,拉家常的形式,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公安工作动态成果。面对面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现场讲解,让群众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立足厂企宣传阵地。将涉及民生保障、治安防范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宣传重点,运用普法温馨提示的形式,进一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立足多媒体宣传阵地。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广度和深度,围绕宪法等重点法律,利用“110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组织各项法治宣传专题活动。通过“邹城公安”、微信公众号、新闻发布会等多媒体平台,拓展宣传途径,丰富普法载体。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理念融入到普法教育中,营造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文化氛围,将宣传触角尽可能延伸至各个角落,公开透明的展现公安工作,传播法治力量。立足开门评警听民意。结合当前“百万警进千万家” 、民意“5”来听,深入社区村居,采取登门走访、警民恳谈、报告工作等多种方式,充分听取广大群众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发放调查问卷2.75万份,征求各类意见建议53条。

下步,全市公安机关将继续围绕全市发展大局,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加快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明确方向,强化措施,努力做到打击更有力、防控更严密、管理更有序、服务更优质,为邹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