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83004325582C/2022-02349 | 分 类 | 人大建议办理情况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2-06-27 |
文 号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B)类
对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5号
建 议 的 答 复
尊敬的乔丽珍代表:
您在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偏远山区医养结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指出的问题非常中肯,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很强,对促进我市偏远山区医养结合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未来,我们将在提升全市医养结合发展等工作中继续吸收采纳,全力以赴推动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推进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坚持敞开门办敬老院,提速镇街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目前16处公办养老机构已改革13处,占比81%。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后,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均有很大提升,社会效益良好。二是推进照料中心转型升级。不断完善照料中心日托式服务功能,推动更多社会组织入驻日间照料中心,深入推进3个照料中心转型升级,打造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三是积极建设社区老年人食堂。市政府连续2年把建设社区幸福食堂作为为民办实事事项,先后建设城乡30处社区老年人食堂,
为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四是深入挖掘养老服务重大工程项目。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按照医养融合、社会运营的要求,深入挖掘邹城市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楼、邹城市益民老年公寓、鑫琦中医医养康养为老中心、邹城市人民医院千泉院区医养结合项目、邹城利民医养结合康复养老中心5个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项目,计划新增养老服务床位15000张;2022年投用1个,2023年建成投用2个,2024年建成投用1个,2025年建成投用1个。五是提升敬老院服务能力。连续两年将敬老院服务能力提升改造列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项目,先后改造提升12个敬老院,深入实施改橱、改厕、改浴、设立护理区“三改一设”工程,不断提升农村敬老院环境卫生、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服务水平。消防设施全部达标,其他硬件设施进一步提升。六是推动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2年,计划为20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和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实施适老化改造,帮助困难老年人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保基本,突出兜底线,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水平适宜、价格适中、安全可靠、方便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供给,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在持续增加养老设施与服务的基础上,优化养老服务规划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分类推进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和医养康养有机结合,强化社会养老服务与赋能家庭养老相结合,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养老服务多产业、多业态协同发展。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养老服务,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原则下的普惠价格形成机制。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布局,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整体性配套建设农村养老服务设施。集中居住的平移村规划建设住房时,同步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完善相关手续和流程。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优化发展布局,增强护理功能,2022年年底前,全市建设改造护理型床位不低于200张,全部达到二星级及以上养老机构标准。优化拓展敬老院服务功能,开展特困人员供养、失能老年人托养、居家上门、对下指导等服务,升级成为农村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设施,鼓励专业服务组织连锁化托管运营,打造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为养老服务的提升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还请您一如既往的为养老服务工作给与关注和监督。
2022年6月27日
签发人:王 兴
联系人:李小毅
联系电话:0537-5285069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市委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