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235149C/2022-05652 分        类 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07-14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文字解读】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7-14 发布日期:2022-07-14 信息来源: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培育适合我市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病负担增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一)制定慢性病防控相关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出台适合我市的慢性病防控政策和相关制度,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在环境治理、烟草控制、膳食营养、健身场所设施建设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采取有效行动。

(二)强化环境支持。将示范区建设与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建设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紧密结合,全方位构建12类健康支持性环境。健康社区覆盖率达到40%以上;健康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每类达到10个以上;健康步道、小屋每类建设数量达到3个以上;健康主题公园、一条街、超市、社团每类建设数量达到2个以上;开展健康家庭建设活动的社区占辖区总社区的30%以上。

(三)促进全民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行为形成。引导我市居民树立正确健康观,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强化个人健康意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依托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载体,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四)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推进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向全市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管理服务,开展健康咨询、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等个性化健康干预。以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为突破口,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五)坚持突出特色创新。深挖儒家文化养生内涵,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上的特色优势,打造我市慢性病健康教育特色,探索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慢病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协作联动、绩效管理和联络员会议制度,定期交流信息,掌握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问题。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策,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开展对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联合督导,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效果。

(二)实施“健康细胞工程”,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深入开展全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发展基层健康指导员。建设健康家庭、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超市、主题公园、步道、社团、小屋、健康街区(一条街)等12类健康支持性环境。有条件的社区和公共场所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提供血压、体重、腰围等健康指标简易测量服务。

(三)促进全民健身。推动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公共体育场地、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鼓励向社会开放,建设社区15分钟健身圈;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工间操、健步走、运动会等活动;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计划;依托医疗卫生机构推广运动处方,开展肥胖、超重干预,促进体医融合。

(四)普及健康教育。在全市进行慢性病防控公益宣传,传播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信息;在各社区设立健康教育活动室,向居民提供慢性病防控科普读物;在学校、幼儿园开展营养均衡、健康体重、口腔保健、视力保护等健康教育;在全社会开展烟草危害控制;推广健康自我管理;推动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实现慢性病管理信息化;健全慢性病医疗保障;推动医养结合。

(五)推动工作创新与经验推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要结合我市文化、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鼓励政策、机制创新,开展具有我市特色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推广慢性病防控工作模式经验做法。

四、责任分工

(一)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

将慢性病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重大决策推进内容,定期通报工作进展。

(二)市发改局

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测评中心

将示范区建设内容纳入各相关部门、镇街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四)市财政局

负责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经费保障,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决算管理。

(五)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负责健康单位的组织建设,配合建设办公室对健康单位开展督导检查,材料汇总上报。

(六)市教育和体育局

负责健康学校的建设,对健康学校开展督导检查,材料汇总上报;建设社区15分钟健身圈,居民健身设施完好,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公共体育场地、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行为方式教育。

(七)市总工会

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活动和健康查体。

(八)市卫生健康局

负责健康小屋的建设,汇总上报建设材料;开展三减控三高专项行动;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实现慢性病的全程管理;做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监测评估。

(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负责健康餐厅(食堂)的建设,材料上报;指导餐饮单位、商超推广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的宣传和使用。

(十)市商务局

督促大型商场、超市等单位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形式播放慢性病防控宣传和健康教育内容;负责大型健康超市的建设。

(十一)市民政局

负责健康社团的建设,材料上报;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十二)市妇联

牵头负责健康家庭的建设,材料上报。

(十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负责健康主题公园建设,材料上报。

(十四)市医保局

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

(十五)公安局

提供每年分年龄组、分性别人口数据。

(十六)市统计局

提供每年统计年鉴。

(十七)市文化和旅游局

指导本部门单位做好慢病健康知识宣传。

(十八)市融媒体中心

开设健康教育栏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慢性病防制宣传和健康教育。全年至少开展6次内容覆盖“三减三健”方面的宣传。

(十九)市交通运输局

利用汽车站设立的电子屏幕播放慢病防制宣传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

(二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负责辖区内健康社区、步道、一条街的建设,制定本辖区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工作实施。


政策原文: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