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63903/2023-10697 分        类 统计分析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3-10-31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2023年1-9月邹城市经济运行分析解读
发布日期:2023-10-31 发布日期:2023-10-31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抓重点、务实推进,全力以赴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总的来看,全市经济各重点领域发展平稳,但工业增长动能仍显不足,投资项目储备不足,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仍需持续发力。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43.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2.35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4.26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6.53亿元,增长5.2%。

(一)工业经济承压运行。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居济宁市第2位,高于济宁市增幅5.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生产明显恢复,规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规上食品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5%,同比提高37.9个百分点。

(二)投资领域平稳增长。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居济宁市第8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下降3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9%。

(三)消费市场持续复苏。1-9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60.9亿元,同比增长11.6%。23类商品大类中,16类商品实现正增长,增长面69.6%。

(四)服务业总体运行平稳。1-8月,全市70家规上服务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0.1%。10个行业门类中,8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分别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4.9个、2.9个百分点,拉动力最为强劲。

二、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大升规纳统力度。及时发现“达规达限”企业,借助“五经普”单位清查和税务等部门最新信息比对筛查“四上”、“准四上”企业,将筛选的目标企业反馈至镇街做好核实,切实掌握企业真实情况。严格把握年度纳统申报节点,推进“小升规”“个转企”,同时做好对优质项目的招引,力促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转化。

(二)强化项目调度和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项目落地。加大对上争取、对外招商、对内挖潜力度,聚焦技改、高技术、民间投资项目建设,优化项目产业布局。加强项目调度和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梳理项目在审批、办证、开工、建设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尽快形成问题清单,帮助企业及时提交各主管部门进行协调解决,确保增长潜力。

(三)加快促进消费回暖。加快打造文旅新产品、网红打卡点,吸引更多游客来邹旅游消费。围绕大宗消费和新型热点消费等开展系列特色专题活动,深挖传统消费、升级消费需求。抢抓年底消费旺季,积极策划各类促消费活动,聚焦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确保重点商品销售稳定增长,突破行业和区域限制,扩大消费者的消费范围和补贴转化率,促进消费回暖。

(四)充分发挥各项政策效应。紧盯国家、省最新政策动向,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加大对市场主体和重点行业的支持。做好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服务,用好“政策红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市场预期。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合理引导各类改善型需求有序释放,提振市场信心。加快落实政策支持、金融扶持等措施,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指标名称单位绝对量增幅(%)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843.14 7.2 
    第一产业亿元52.35 5.0 
    第二产业亿元444.26 9.2 
    第三产业亿元346.53 5.2 
“四上”企业总数1005-
新增“四上”企业个数13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15.7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95.3 9.8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亿元36.5 11.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56 6.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64 6.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54 7.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67.7 10.4 
进出口总额亿元62.8 22.6 
    出口总额亿元27.6 83.8
    进口总额亿元35.2 -2.8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9001.0 13.0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