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社区 伙伴计划”项目聚焦“优徕青年社区”“青春社区”“新兴青年群体聚集区”等“战略领域”,以建立青年社会组织联盟、建强用好青年社会组织为“战略依托”,搭建“共青团引领、青年社会组织协同、新兴青年群体等共同参与”工作模式,聚焦基层社区青少年成长发展、城市融入、文体娱乐、创业就业等现实需要,通过购买青年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精准化的服务,激发社区青春活力。
为丰富社区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发挥青春社区服务青少年的功能和作用,文圣社区联合文莉爱心志愿服务中心共同举办了“以字为始 书写未来”书法公益课堂活动。
由济宁微爱基金会支持的“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项目落地邹城市文圣社区,文莉爱心志愿服务中心为孩子们提供了装有笔墨纸砚等的书法物料包。
爱心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文莉女士说:“随着电脑和手机打字的普及,现代许多人对写字不是很重视。然而从小写好汉字是非常重要的,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书写过程中能领悟到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区邀请了邹城市书法家协会杨呈祥老师为孩子们授课,“字如其人,要学写字,先学做人,要做个正直的人,写一手漂亮的字。”杨老师从写字做人、基本书写姿势等方面做课前引导。
课堂上,杨老师指导孩子们学习如何正确握笔,以及如何掌握好下笔轻重,讲解每个笔画的特点及书写时注意的事项,并示范基本笔画的规范书写方法,一笔一划逐一对孩子们进行书写指导。孩子们仔细听着讲解并有模有样地开始书写,从最简单的笔画开始练习,一笔一划、反复练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有趣,传统书写让浓厚的人文气息在社区洋溢开来。 点、横、竖、撇、捺,五指握笔,掌心要空,笔杆要正。杨老师亲自示范横竖点捺撇的书写,指导学生们一笔一划临摹,反复练习,老师一遍一遍地纠正,一对一地指导。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发挥主观能动性,归纳字的间架结构规律,劲头十足,在一笔一划间感受书法的妙趣。 不一会儿,一幅幅笔酣墨饱的书法作品就此完成,孩子们看着自己努力的成果,满是自豪。“课后我要勤加练习,完成更好的书法作品!”“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学习书法真的太有趣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说着。 社区开展书法活动,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汉字文化,在中华汉字的知识海洋里获取精神滋养,既提升了艺术修养,也营造了社区诗礼文化的浓厚氛围。 此次公益书法课堂,不仅给辖区大小居民朋友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对写好中国字的信心,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意识,为孩子们快乐学习打下基础。 下一步,文圣社区将积极整合阵地资源,充分发挥青春社区的协调引领作用,发挥青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针对不同人群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居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更有“益”,将青春社区工作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