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9日,来自山东泰安、兖州和金乡地区的160余名学生走进邹城博物馆,开启了“礼敬孟子 养浩然之气”主题研学活动。
博物馆主题研学
邹城博物馆依托孟子生平事迹、孟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设计了一堂主题研学课程,课程实施分为“着汉服学揖礼 礼敬先师”“诵读《孟子》”“手书孟子名言”“观看微电影《亚圣的成长》”四个环节,将博物馆展陈和孟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着汉服学揖礼
不学礼,无以立,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博物馆老师为学生们穿上汉服,还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揖礼,通过直接感受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近距离接触汉文化礼仪。希望能在孩子们的心里植下学礼、知礼、懂礼的种子,让他们在今后成长的过程中能谨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衣以养形,礼以修身,以兴我礼仪之邦为己任。
诵读《孟子》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千百年来,孟子的“浩然正气”“舍生取义”“规矩之道”等影响了无数仁人志士,在中华民族连绵不辍的文化血脉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手书孟子名言
孟子名言字里行间体现了孟子的浩然之气,“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等名言依然闪耀着孟子人格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辉。通过书写使学生感悟《孟子》名言,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法之美,把认识汉字和欣赏中国艺术结合在一起,跟学习孟子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高尚品格。
观看微电影《亚圣的成长》
《亚圣的成长》通过孟母“三迁择邻”“断织教子”等片段讲述了孟子成为一代大儒的故事。“三迁择邻”告诉我们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说明了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断织教子”告诉我们学习贵在有恒,不可半途而废,无论做任何事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扎扎实实,方能有所成就。
邹城博物馆研学游,以孟子思想为主线,引导学生近距离接触并体验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做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将不断丰富新课程,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发挥博物馆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