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黄河大集·幸福进万家”邹城市2023大型公益行活动来到了铁西社区三迁广场,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组建的“流动博物馆”志愿者宣讲团走进社区广场,联合邹鲁融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民群众奉献一场邹城博物馆馆藏精品的文化视觉盛宴。
文化传承
四月如诗,清明和暖,陌上花开。在铁西社区流动宣传展板前,志愿讲解员以一件件珍贵馆藏文物为链接,结合文物模型,引导现场观众及青少年在展板中“寻宝”。在讲解员解说下,一件件文物仿佛“活了起来”,向每一个倾听者细细诉说着邹鲁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现场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全程积极参与问答互动,当赢得“文物守护者”证书时,迫不及待地表示要到博物馆“打卡寻宝”。
甬钟面塑
甬钟是乐器的一种,春秋时期上层贵族祭祀宴饮必不可少的青铜器之一。为更好让观众深刻感受文物魅力,志愿者讲解员通过文物模型,讲述了馆藏文物甬钟的前世今生。在“编钟敲击”体验环节,志愿者拿出甬钟复制品让孩子们敲一敲、摸一摸,让孩子们对编钟有了直观认识。随后的“甬钟面塑”环节,一双巧手一块面团,不一会儿一个缩小版甬钟就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孩子们在聆听、动手、思考中深刻地理解了两千年的邹鲁礼乐文化,也激发了孩子们对继承和弘扬邹鲁文化的热情。
习投壶射礼
投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邹城博物馆在此次进社区活动中带来新的体验活动——投壶。让孩子们在体验娱乐性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礼仪的魅力,增强生长在礼仪之邦的自豪感,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继而让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在心中扎根,从小坚定文化自信。
此次“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活动,成功搭建了邹城博物馆与广大群众沟通互动的平台。让藏在深闺里的文物走出馆舍天地,走进社区、群众、青少年身边,真正使馆藏文物“活”起来、“亮”起来,实现邹城博物馆资源的最大化,延伸博物馆的力量,惠及更多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