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山街道:“全科社工”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3-05-04 信息来源:邹城市人民政府钢山街道办事处

为进一步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提升服务群众水平,钢山街道以打造“全科社工”为抓手,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全科社工、一人通办”服务模式,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切实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现代化服务需求。

加强培训,助力社区工作者强身健体

力争“全岗通”。街道统一编制《全科社工工作指南》,制作“社区工作知识题库”,每月开展业务知识测试,社区书记及“两委”成员围绕党务知识、网格服务、社区文化、计生、人社、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对社工开展全方位、高质量的培训。上下齐同发力,确保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随时保持在线状态。

配备“咨询官”。按照所学即所需的原则,由街道党建、劳保、计生、民政等部门业务负责同志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干代训,加强实操能力,梳理形成涵盖居民常办业务办理流程的“全科社工”小贴士,使社区工作者们能迅速掌握各项政策和工作要求。

结对“传帮带”。组建以街道部门业务骨干、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者为主的“师傅库”,让社区工作者针对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拜师学艺”;开展“五个一”学习互动,每天一个微信业务分享、每周一次业务帮带、每月一次主题授课、每季度一次探讨交流、每年一次工作报告,帮助社区工作者尽快进入角色,有效开展工作。

科学管理,点燃社区工作者干事热情

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将每名社工个人概况、工作表现、年度考核等归入档案,专人管理,及时全面掌握成长动态,将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及时记录在册,作为社区书记、主任的后备力量。

提供个人展示平台。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网格故事汇”等多形式的活动,为社区工作者提供平台,分享工作中的经验方法和难忘瞬间;举办社区“金点子”创意大赛、“社区发展我担当”演讲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鼓励社区工作者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落实成长激励机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鼓励社区工作者加强学习,邀请专业辅导老师对社区工作者的业务知识,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等进行专题培训,提升个人能力,拓宽个人晋升渠道。

才尽其用,发挥社区工作者主力作用

建立“网格化”服务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本着“横到边、竖到底、不留盲区”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化治理,每个网格由1-2名社区工作者服务并担任网格长,同时配备若干名志愿者,负责该网格内部大小事务,实现“网格化”管理和打造“全科社工”队伍紧密结合。

打通“零距离”沟通渠道,提高办事效率。工作中,实行电话首接负责制,谁接待谁负责,探索落实“一人通办”服务模式,确保群众只跑一次腿,让前来办事的居民切实感受到服务的便捷;每年开展两次入户走访活动,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为上班居民提供代办业务,切实和社区居民拉近距离、加强沟通、密切联系,实现居民情况掌握在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为民服务落实在社区的目的。

凝聚“社会化”服务力量,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加大服务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力度,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配合社区工作者做好社区治理,形成“全科社工通办、社会组织协办”的社区服务新模式,打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