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830043262004/2023-03756 | 分 类 | 部门会议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3-05-09 |
文 号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牢牢紧盯 7 类突出风险
1.紧盯人员密集场所。结合复工复产带来的新风险,各级教育、民政、卫健、文旅、商务、公安、残联、消防等部门,要组织开展对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学校、幼儿
园、医院、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博物馆、文物古建筑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智障、聋哑等残疾人特殊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整治违规使用明火、动火施工无审批、营业或使用期间违规动火动焊作业、违规使用易燃可燃装饰装修、占堵疏散通道、损坏停用消防设施、重点岗位人员消防意识淡薄等隐患问题,重点检查微型消防站扑救初期火灾能力,是否制定可操作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提高火灾防控能力。
2.紧盯新兴业态场所。针对密室逃脱、电商网购、冰雪活动场所、剧本娱乐场所、月子中心、电竞酒店、私人影院、民宿、夜经济活动场所等新兴业态场所,属地政府要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严查场所功能布局、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易燃可燃装修装饰、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方面突出问题,强化联动督改机制,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3.紧盯商住混合体建筑。包括分租、转租形成“园中园”“厂中厂”劳动密集型企业,集餐饮、文化、体育等多业态多功能于一体的合用场所,老旧商住楼等。住建、公安、商务、应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发动基层力量开展联合检查。严查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中各单位动火施工不报告、不审批,不告知其他单位;重点检查消防管理责任、用火用电用气、消防设施、安全疏散、防火分隔、违规住人、易燃可燃材料等方面内容,督促混合生产经营场所明确统一管理单位,建立消防联勤联动机制,落实各项火灾防范措施。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居住较多的老旧商住楼房,要指导配备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加强入户消防宣传,提示安全用火用电,清理疏散通道杂物。要加强老旧楼房的熟悉演练,组织周边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建立联动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快速扑救处置。
4.紧盯居民住宅和“九小场所”。住建、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发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公安派出所等基层力量对重点街区、居民住宅区、城乡接合部、农村以及“九小场所”、小微企业开展检查巡查,重点整治违章搭建、违规住人、违规用火用电用气、堵塞占用疏散通道、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人员自防自救能力弱等突出问题。组织村居民开展“三清三关”活动,重点加强城市社区和乡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动态监管。
5.紧盯民爆、危化品等易燃易爆单位。坚持“消地结合”,落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联合监管五项机制,消防、工信、公安、应急等部门要集中提醒约谈有关单位负责人,督促加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消防装备设施配备和企业消防力量建设,针对企业特点制定严密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全面夯实企业安全基础。
6.紧盯仓储物流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信、住建、交通运输、商务、邮政、消防等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切实摸清本地区仓储物流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分布区域、规模大小、生产储存物品等情况底数。严查擅自改变场所火灾危险性定性,如丁戊类厂房用作丙类生产储存、丙类厂房用作甲乙类生产储存,增大火灾危险性。重点排查整治违规存放易
燃易爆物品、违规用火动焊、私拉乱接电气线路、违规装卸操作、占用疏散通道、损坏消防设施器材、违规留宿人员等突出问题,督促重点部位的人员值班值守,严密各项防范措施,坚决防止“带险运营”。
7.紧盯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消防部门要对今年以来执法检查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结合专项整治行动,以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住楼、人员密集场所、文物建筑和城中村、群租房等高风险场所区域为重点开展排查检查,针对排查发现符合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标准的单位或区域,集中挂牌督办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属地政府要通过召开现场会、约谈会,督促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签订承诺书、落实整改责任。对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老旧商住楼和城乡接合部、“城中村”以及商贸市场、小加工作坊、合用场所集中连片的区域性火灾隐患,要纳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统筹改造,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