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力做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
发布日期:2023-06-13 信息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融合历史文化 打造景观型测量标志点

将测量标志点建设保护与邹鲁文化、孟子思想相融合,在人流较多的位置建设了多处集宣传价值、观赏价值、文旅价值于一身的永久性测量景观标志:先后在金山大道与平阳路路口GPS点附近建成“守正创新”日晷雕塑;结合孟子故里的诗书礼乐文化特色,在城前镇政府院内Cores站周围建设“星曜古城”书本样式花岗岩小型雕塑;在护驾山公园、峄山五华峰、凤凰山顶分别以“阳山晓月”“北斗星台”“邹鲁之巅”为主题建设多处景观型三角点。同时,积极建设低等级测量标志点,以全国土地调查为契机,近年来共建设了150多个D、E级GPS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强化数字赋能 推进实景三维邹城建设

依托省数字赋能试点建设,结合本地实际探索特色场景,积极构建邹城市域三维实景模型,汇聚融合基础地理、资源调查、规划管控、业务管理、社会经济等二三维数据,融合形成自然资源三维“一张图”数据库,支撑全市自然资源的三维可视化、动态化、标准化、智慧化管理,提升市政部门、企业与公众数据资源相互间的开放度、关联度、共享度。目前,已完成地形级200余平方公里、城市级115平方公里倾斜摄影航测,编制了《自然资源三维空间治理平台数据库标准》《自然资源三维空间治理平台数据共享交换规范》等体系文件,开展了露天矿山三维动态监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用场景开发。

守牢安全底线 强化地理信息成果涉密管理

坚持“抓行业就要抓安全”的原则,持续加强对测绘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地理信息安全管理,今年以来,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对全市5家测绘资质单位先后开展了多次安全生产督导,定期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对测绘资质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分类定级,引导测绘资质单位树牢“查问题”“建制度”“打基础”的工作理念,持续加强执法监督,切实增强了全市企业和群众国家版图意识和地理信息安全意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