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5582C/2023-02724 分        类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3-06-27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邹城市民政局关于对”推进智慧养老进社区的建议”事项的提案(邹城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25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27 发布日期:2023-06-27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B类


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25号

提  案  的  答  复


尊敬的胡晓晴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智慧养老进社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目前,我市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为目标,构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市级层面,建成以失能特困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具备医养集合功能的邹城市敬老院,设置护理型床位220张。街道层面,着力打造钢山街道、千泉街道、凫山街道三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功能,实现服务辐射全覆盖。乡镇层面,整合乡镇敬老院等资源,建立13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发挥指导作用,指导辖区内农村幸福院、邻里互助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多元化养老服务工作,每个镇建设1处镇级幸福食堂。在村(社区)层面,建成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1个,提供紧急呼叫、家政服务等居家服务项目。43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老年人食堂等养老服务设施,共建成43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8处社区幸福食堂。探索利用乡镇敬老院闲置床位,低偿接收农村社会老人入住,建设农村幸福院149处。家庭层面,连续两年为辖区内400户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信息化改造,依托钢山、凫山养老服务中心、仁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睦明护理院、怡康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家庭养老床位”。

在智慧养老进社区方面,我市利用已建成的12349养老智慧平台,为60多名困难老年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工作人员安装了手机APP软件,当工作人员到达服务老人家里时,打开APP软件,上传开始服务照片签到,自动定位显示服务时间、地点、老人信息、服务内容、服务时长,工作结束后上传结束服务照片签退,系统自动上传工作情况,作为电子档案存储,实现数据汇集、服务呼叫、工单派发、实时监管、回访考核、服务结算6大任务闭环运行,通过上门服务全程借助APP计时、定位签到签退、现场实时连线、服务内容拍照等途径开展服务质量评价,实现全流程监管。解决上门服务人员服务不到位和时间不达标等虚假工单问题,避免了服务不到位及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实现养老服务智慧化。

目前,智慧化养老服务在我市只覆盖了小部分困难老年人,智慧养老模式不仅依托政府支持,同时还需要社会企业的帮助。一方面中央、省针对智慧养老的相关政策推行不久,许多企业尚未发现智慧养老所能够带来的利润空间,智慧养老服务的研发尚不充分;另一方面智慧养老服务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许多企业短期内投入许多资金,却不能同时收获相应的利润,导致企业入不敷出,最终终止服务。这种情况使得目前没有一个良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提供平台,各种资源缺乏相互链接,老人也难以找到满足需求的途径。健康稳定的商业模式尚未成型,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智慧养老服务在高科技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存在壁垒。在高科技产品制造慧养老型的产品数量较少,质量也存在差距。目前智慧养老的设备局限于呼叫器、心跳手环等简单的电子产品。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积极围绕老年人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等需求,加快适老化康复辅具、智能穿戴设备、居家养老监护、无障碍科技产品等智能养老设备以及老年人适用产品的研发,促进老年产品丰富供给和升级换代。支持依托乡镇(街道)、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嵌入式康复辅具器具销售和租赁网点,提供用品展示、预约使用、指导教学、售后维修、回收利用等一体化服务。培育一批示范企业、示范乡镇(街道),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规模化应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

您在提案中指出的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薄弱,不能保障独居老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需求等问题非常中肯,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很强,对促进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未来,我们将在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继续吸收采纳,全力以赴推动我市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为养老服务的提升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还请您一如既往的养老服务工作给与关注和监督。




邹城市民政局    

2023年6月27日  


签发人:

联系人:李小毅

联系电话:0537-5285069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委市政府督查室。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