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聚焦聚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突出抓好PM2.5和VOCs协同治理,坚持源头防治、精准施治,推动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坚决守住邹城“生态蓝”。
一是实施企业治气提标改造。全力推进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组织企业参加省、济宁市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培训3次,邀请省级行业专家进行现场帮扶6次,先后梳理提出整改意见100余条,对超低改造方案、中央资金申请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成功帮扶刚领水泥和荣信集团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纳入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储备库,争取1661.6万元中央资金支持。目前,刚领水泥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进入调试运行阶段;荣信集团安排专人跟踪施工,赶进度、抢工期,确保按时完成改造任务。为提升全市工业污染排放深度治理能力,对全市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工业炉窑开展集中排查整治和针对性帮扶指导,重点排查治污设施运行、在线设施运行、无组织排放管控等方面,共检查工业锅炉、炉窑69个,发现问题24个,均已督促企业实施整改。
二是实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组织召开邹城市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推进会议,指导加强油气回收设施规范化运行,鼓励出台错时加油优惠政策;开展油气回收设施规范化运行执法检查,使用红外热成像仪、PID等先进设备对加油站开展扫描分析,精确查找泄漏点位,源头控制油气挥发,共检查82家加油站,发现并整改问题20余个;开展涉VOCs企业(汽修厂)专项检查行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4个工作组,每组由科级领导带队,对活性炭的规范使用、VOCs废气收集、VOCs治理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原辅材料和运行台账的记录等方面开展检查,督促规范化运行企业治污设施,共检查265家企业和汽修厂,发现问题136个,并督促限期整改;强化科技监管力度,利用VOCs走航监测车不定期对重点区域、化工园区开展VOCs高值区域走航监测44次,出具走航报告44份,发现异常点位13个,均现场排查处置。
三是实施扬尘污染精准管控。划分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城市扬尘管控、煤矿煤场扬尘管控等10条工作线,实行分线作战,采取周调度、现场督导等制度,精准、精细、精确管控大气污染点源、面源。强化道路扬尘管控,深化人机联合作业,持续开展“洗城”行动,城区主次干道每日洒水不少于6遍、洗扫不少于4遍,实行“歇人不歇车”全天候带水作业,确保道牙无尘、路面整洁。强化工地扬尘管控,每个施工项目设立“工地长”、“防尘员”制度,实行定人定岗,依托扬尘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对建筑工地、水利工程、施工道路等工地实行全天候监管,切实落实扬尘防治“8个百分之百”措施。强化渣土车辆管控,对建筑工地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督促严格落实“一车一档”制度,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对重点路段和工地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管,重点整治渣土运输车辆装载不规范、运输不密封等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