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文主持召开市第十九届人民政府第 23 次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关于社区治理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为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我市将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治理领域,邹城市社区治理标准化试点项目于今年5月26日入选国家第九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库,试点建设周期二年。为统筹推进“标准化+社区治理”融合发展,有效推动全市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完善及服务网络延伸,市民政局将试点建设情况、重点目标任务向市政府进行了汇报。
会议要求,市民政局要统筹整合各类资金、资源、项目,加快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标准化示范点、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智慧化社区治理工作平台的建设工作,力争提前通过国家验收;要健全完善群众评议、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等工作机制,着力强化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和村“两委”成员工作能力。
会议安排部署后续工作。一是完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标准化示范点,明确市、镇(街道)、村三级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清单,按照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全部达到“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最少不低于40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且符合70%以上综合服务设施面积用于居民服务和活动空间”的要求,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对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档升级。
二是构建社区治理标准化服务供给格局。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快推进社区生活服务便利化;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社会力量,构建多方参与格局;鼓励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社群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服务;不断完善服务统筹、即时响应等机制,健全群众满意度调查评估制度,推广社区服务“好差评”评价激励制度。
三是建设智慧化社区治理工作平台。加强城乡社区信息服务设施和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务实推进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探索网络化、智能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
四是打造标准化社区治理工作队伍。健全社区工作者选聘机制,严格标准程序,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优化升级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完善培训体系,坚持日常培训与集中轮训相结合,对城乡社区工作者进行全覆盖培训。健全社区工作者考核体系,建立群众评议、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者考核制度,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工作效能。
会议链接:邹城市政府召开第23次常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