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5611P/2024-04099 分        类 他山之石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 成文日期 2024-01-22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驻村干部周淑纪:当好“六大员”,写好乡村振兴新答卷
发布日期:2024-01-22 发布日期:2024-01-22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我是带着任务来做联村帮扶的。”来自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槐荫分局的驻村第一书记周淑纪说,根据济南市委组织部“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部署要求,到2025年底,他所帮扶的村子要实现村集体收入、村民收入“双提升”,村集体年收入增幅要达到10万元以上。而自2023年7月才接过乡村振兴这一接力棒的他,在了解完村子的基本情况后,深感责任重大。

周淑纪所要联村帮扶的村子共有3个,它们分别是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的刘口村、王纸坊村和韩峪村。2022年,3个村子的村集体总收入最高的为刘口村,年收入约13.9万元,最低的为王纸坊村,年收入约1.8万元。3个村子集体经济薄弱,都面临无主导产业、无村办企业支撑的困境。

手中的“考卷”着实难写,周淑纪决定先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紧紧围绕“第一书记六大员”职责开展工作。入村走访调查,和村民交流,召开座谈会,了解村民的意见和诉求,“信息员”周淑纪从建立和村民良好的沟通渠道开始,在村子里扎了下来。

和各村两委一起抓党建,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员”周淑纪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把各村班子的精气神提上来,才能带动更多人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驻村期间,刘口村、韩峪村各发展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各村党支部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在这个后盾的支撑下,当第一次“小考”来临时,周淑纪心里格外从容。

时值双泉镇政府组织开展退林还耕工作,因为村民对相关政策不甚了解,思想认识也不充分,不少村民心生抵触。化身“宣传员”的周淑纪发动村干部、各村党员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地为村民讲解分析国家防止“非粮化”“非农化”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微信群、宣传横幅、村广播等途径帮助村民明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在他和村两委的努力下,最终,各村退林还耕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组织上把我们派到这里,就是让我们做好各村产业发展的‘指导员’。”周淑纪说,从他驻村的第一天起,无时无刻不在想怎样发展村子的特色产业,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刘口村有荒山954亩,王纸坊村仅有耕地171.98亩,韩峪村属丘陵薄地,农业收入低下,3个村子都面临土地资源浪费,缺少特色农业种植项目的问题,周淑纪想到《长清区关于建立“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可以走与企业合作打造一村一业特色产业项目之路,于是他指导3个村党支部与盛泉九州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村企共建协议(此项工作目前已完成前期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申报工作),力求改变3个村子没有产业的尴尬局面。

筹措资金,对接政策,驻村这半年,在周淑纪的协调联系下,韩峪村的抽水泵修好了,王纸坊村的断头路修复了,若干村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槐荫分局的组织下,一批党员干部还来到村子开展送法律、送技术、送健康“三送”服务,解答村民遇到的环境法律问题,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号召村民行动起来,共同建设一个生态优质、环境宜居的美丽乡村。

周淑纪说,三个村子都存在老龄化、空心化,土地还得继续流转盘活,面对这些问题,未来他将继续深入做好“联络员”和“服务员”的工作。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不过他对写好乡村振兴的答卷充满信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