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83004325611P/2024-04108 | 分 类 | 他山之石 |
发布机构 | 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 2024-01-22 |
文 号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全国畜牧大县阳信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近年来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牢牢抓在手中,主导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为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阳信方案”。
推进养殖模式转型,做好畜禽粪污“源头减量”。阳信县是全国畜牧大县、全国农业标准化肉牛示范县,全县全年牛产业主营收入600亿,成为阳信促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主导产业。目前,该县规模以上肉牛养殖场136个,年存栏肉牛27.3万余头,年出栏肉牛28万头,阳信县标准化肉牛屠宰企业76家,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流坡坞镇和温店镇2个畜禽养殖重镇分别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将传统散养养殖模式向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模式转变,采用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粪污统一处理的联合型经营管理模式。养殖企业、第三方处理中心、种植户形成“养殖—有机肥—绿色种植”的循环种养生态链,实现绿色种养循环,推动阳信县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
全力提升配套设施,做好畜禽粪污“过程控制”。一是通过畜牧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共投资1.24亿元,其中474.24万元用于补贴畜禽养殖户的粪污配套设施建设。全县118家规模养殖场和490家畜禽养殖专业户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100%,除配套土地消纳粪污120万吨外,剩余164万吨粪污通过签订粪污委托处理协议或粪污处理中心集中处理模式,实现全区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全覆盖。二是打造建设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以阳信县流坡坞镇为典型,设置11个收储运站,建设容积1.7万m³和1.3万m³沼液池2座、容积7000m³的粪污收纳池1座,专门定制4辆25m³、全封闭式罐体的自动化粪污运输车,同时,建设粪污储存池,收集的畜禽粪污主要供应中广核项目,实现了养殖场户的畜禽粪污的统一收集、专业运输、定点消纳、集中处理,实现“村收集、镇运输、企处理”一体化畜禽粪污循环体系。
推广有机肥生产,做好畜禽粪污“末端利用”。一是生产有机肥,一方面,通过肉牛养殖大型规模养殖场进行固体粪便堆肥生产商品有机肥;另一方面,收集周边养殖场户的畜禽粪污生产生物有机肥。全县有机肥生产企业共16家,以京阳、5G牧场、五色土等为代表的大型有机肥生产企业,年加工有机肥50万吨,年可利用畜禽粪便150万吨,实现畜禽粪污变废为宝,助力农业绿色生态发展。二是养殖密集区域内建设粪污集中收集池,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第三方处理企业,对区域内的畜禽粪污集中收集、专业化运输,由第三方处理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沼气工程、天然气提纯工程、沼渣生产有机肥、沼液管网还田利用等模式,实现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构建长效化粪肥还田利用运行模式。同时,铺设通往万亩梨园沼液输送管网五千米,带动无公害鸭梨生产,实现肉牛绿色养殖与鸭梨提档升级完美结合,实现养殖增绿、农业增效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