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三聚焦三推进”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发布日期:2024-01-04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锚定重点任务、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持续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助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聚焦提标升级,推进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全力“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采取广泛动员、靠前指导、对上协调等方式,帮扶重点行业企业积极申请中央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推动治污项目提标改造,减轻企业绿色转型发展负担。聚焦刚领水泥、荣信集团超低排放改造任务目标,组织企业参加省市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培训3次,认真学习《山东省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政策解读和技术讲解;聘请省级行业专家对超低改造方案、改造点位梳理、对标改造措施、中央资金申请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共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帮扶6次,先后梳理提出整改意见100余条,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进度;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整体改造工程拆分为每项具体改造内容,规定完成时限,实行周调度,扎实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刚领水泥、荣信集团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改造,并获取2288.6万元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聚焦智慧监管,推进重点时段精准管控。加强实用监管系统建设,完善智慧环保监管功能,更好保障重污染天气环境监管工作。建设环保智能用电监控系统,对全市108家重点涉气企业安装环保智能用电监控设备,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通过智能用电监控系统和供电公司用电数据综合分析,判定企业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执法人员第一时间现场核查、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升级“重点用车企业重污染天气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对87家重点用车企业,在前期安装车牌识别系统的基础上,升级门禁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一录入、三自动”功能,即:对车辆信息快速录入、自动生成电子台账、货车车牌自动识别、自动控制门禁道闸。实现移动源监管由“路上”向“线上”转变,由“人防”向“技防”转变,由“管车”向“管企”转变。

三是聚焦“双碳”目标,推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完善绿色低碳“双控”发展机制,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协同推进“双碳”工作,鼓励支持火电企业积极开展减污降碳提标升级,推动大气污染物深度减排,华电国际邹县电厂完成了4台机组整机综合节能升级改造,年节约煤炭约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万吨,试点安装非分散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和超声波流量计,实现烟气二氧化碳排放的连续监测。积极开展现场督导,切实摸清企业配额盈亏、资金到位、履约进度等情况,实时掌握履约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加强业务指导帮扶,做好对上汇报协调,如期完成了全市4家企业碳排放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履约工作。我市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济宁市下达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约束性任务目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