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引路子、弱村迈步子,一村富裕引领连片振兴
发布日期:2024-11-01 信息来源:城前镇 浏览次数:
  近日,位于城前镇马兰山村的共富渔业基地中,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桶桶鲜活的罗非鱼、鲈鱼打捞上秤、出库装车,省内外客商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该基地共建有8座淡水养殖大棚,循环水养殖桶168套,年产成鱼70万斤,每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350余万元。
  今年以来,在片区党委的引导下,马兰山村将部分养殖大棚以成本价出租给6个联建村庄,提供养殖技术、销售渠道,产生收益由联建村庄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配。
“以前,我们村发展项目启动资金太少,还存在不小的风险,大部分集体经济收入都来源于土地租赁,现在通过村党组织“跨村联建”,片区党委整合其他村庄的资金一起发展,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城前镇玉皇庙村党支部书记曾民介绍到。
  据了解,城前镇马兰山村发展了茶业种植、甘薯种植、渔业养殖等多个产业,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但受限于连年发展,优质资源逐步减少,制约了下步发展。城前镇党委围绕马兰山村,联合周边6个村成立了片区党委,整合片区联建村庄的资源、资金集中投资到马兰山村现有项目中,借助项目原有的技术、品牌、市场优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渔业项目为例,仅中秋期间,就可以为联建村增加60多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为了能够通过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实现“以强促弱、连片振兴”,邹城市在部分联建片区探索了“强村帮扶+辐射带动”发展模式,依托经济强村较为成熟的产业基础,积极吸引周边经济相对薄弱村庄以土地、资金等形式进行投资入股,获得投资分红收益,能够有效盘活闲置资源、提升经济转化效率,激发相对薄弱村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经济强村能够通过飞地经济等模式,摆脱剩余资源匮乏、流动资金不足等发展困境,能够形成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推动片区集体经济的整体提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