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8300431666X3/2024-13722 | 分 类 | 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
发布机构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4-11-21 |
文 号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几乎大家天天都在吃。
那么,有没有简单、好记、好用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挑选出健康、美味、安全的调味品呢?
1盐
盐为百味之先。但盐没有什么味型的变化,所以选择上以健康为目标。
- 如果家人有高血压,或者平时吃盐多、想要控制高盐饮食带来的健康风险,推荐大家选择低钠盐。
- 普通家庭推荐大家优选加碘盐。这是因为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沿海地区因为吃海鲜较多,碘摄入量比内陆略高,但仍存在不足),人们每天摄入碘并没有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碘参考摄入量,120 ug/d。
2醋
- 看总酸度,总酸度越高,风味物质越多,营养价值通常也越高。而且由于酸度高,抑菌性强,就没必要用较多的盐和防腐剂。总酸度要达到 3.50% 以上才算合格,山西老陈醋的总酸度超过了6% 。
- 看其原料。酿造醋可以用高粱、大麦、糯米、籼米、麸皮等粮食,也可以用葡萄、苹果等水果,还可以用酒来酿造白醋。不同的原料决定了其香型和味觉体验不同。
粮食醋通常酸味更浓郁醇厚,比如山西老陈醋;米醋相对清爽;水果醋带有果香和甘甜;白醋则滋味相对寡淡,香气不足。具体选哪种,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偏好来。
- 烹饪需求。有些美食需要特定的醋来制作。比如拌凉菜通常要用白醋,不染色,更爽口。
如果单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山西老陈醋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总酸度高、含盐量低;而且由于酿造时间长,其中氨基酸态氮(鲜味)、黄酮类物质(有抗氧化作用)的含量也更高。
3酱油
- 分级。在酱油的挑选上,国家已经提前帮我们做好了功课,我们只需要“抄作业”就行了。国标GB 18186-2000规定,根据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同,将酱油分为特级、一级(≥ 0.70%)、二级( ≥ 0.55%)、三级(≥ 0.40%),和特级。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8%,滋味也最鲜美。
- 含盐量。酱油也含盐。为健康考虑,我们应当尽量选择钠含量更低的酱油。大家可以在特级酱油中对比,选择钠含量更低的那种。有些酱油上有减盐、薄盐的字样,也可以优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酱油营养成分表中分量可能不同,在比较钠含量时应该先换算成相同的量。例如,某特级酱油营养成分表标注为“每10ml中含量”,另一种特级酱油营养成分表标注为“每15ml中含量”,在对比时就需要先换算。
4蚝油
- 蚝汁含量
蚝油的主要原料就是蚝汁,而蚝汁自带鲜味。因此蚝汁含量越高,蚝油味道越鲜。一些产品会特别标注蚝汁含量。如果没有标注,可以看看配料表,蚝汁若排在第一位,代表蚝汁是含量最高的成分。
- 含盐、含糖量
为了味道更鲜美丰富,蚝油中还含有盐和少量糖等。如果需要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那就尽量选含盐、含糖较低的产品。或者在使用蚝油烹饪时,减少食盐的用量。
要注意,由于蚝油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保存不当很容易变质。建议大家按照说明,将开封后的蚝油放入冰箱冷藏。
5鸡精或味精、菌菇粉等增鲜调味品
- 主要增鲜物的含量
具体来说,由于鸡精、菌菇粉中通常都含有其他一些用于调味、增鲜的调味品或食品添加剂。所以,如果购买鸡精,可以选鸡粉、鸡肉在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如果购买菌菇粉,就选择菌菇等配料靠前的。这样我们至少能买得“物有所值”,是真的在为这些有鲜味的食材买单。
- 含盐量
这类产品中含盐量往往不低,用它们时不仅要注意减少食盐的用量,还要挑选含盐量更低的产品。方法依然是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在此不再赘述。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3个味精相关的小知识:
① 味精的成分谷氨酸钠,并不是什么化学合成物,而是各种肉类、海鲜、菌菇中都含有的谷氨酸和盐结合后的产物。
② 鸡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鸡精并不比味精更健康;
③ 味精导致脱发、癌症等都没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可以认为是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