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2357P/2024-08642 分        类 他山之石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成文日期 2024-03-28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 “揭榜挂帅”创新改革事项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4-03-28 发布日期:2024-03-28 信息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事项名称

济宁市开展白马河自然资源确权登簿。

二、事项概要

按照“试点先行、分阶段推进”的工作思路,济宁市于2021年正式启动市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白马河等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在市城乡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部门及兖州区、邹城市、微山县等县区的大力支持协助下,于2022年完成试点项目地籍调查等主体工作验收,形成了基础调查数据。2023年7月济宁市在前期地籍调查基础上,依据“三区三线”最新成果进一步完善数据,高效完成数据内部和外部审核,全面推动白马河确权登簿工作,打通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最后一公里”。

三、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协同机制。自部、省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安排部署以来,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批示要求“总结本市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强化责任担当,健全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局长牵头,市城乡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在内的工作推进组,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水利、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共同发力的多维度协调机制。秉持“边调查、边总结、边完善”的工作原则,常态化召开工作推进会,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商讨,统筹推进市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稳步开展。对涉及跨县域的河流调查,坚持市级协调,县级牵头,确保调查主体工作顺利开展,形成上下一体、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业务培训,健全管理制度。积极组织项目单位学习部、省工作规范、细则,依托市级技术指导组,开展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业务培训,推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为确保调查数据规范、准确,市局研究制定了《济宁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成果质量核查方案》,成立项目核查领导小组,对项目成果进行中期核验,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各技术单位查摆地籍调查、外业核查、权属核实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工作核查报告,对自然资源确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对成果质量进行整体把控。

(三)强化科技支撑,创新调查方式。白马河全长60千米,登记单元总面积1384.59公顷,途经邹城市、兖州区、微山县的8个乡镇42村。为确保数据精度、提高外业工作效率,济宁市通过全流程使用新型基础测绘技术,对符合航飞条件的河流,利用无人机搭载多镜头相机和激光LiDAR进行了优于0.2米高精度低空倾斜航空摄影测量,获取到了白马河的最新实景三维倾斜模型及数字正射影像(DOM),形成了现势性较强的地形级地理场景。高精度的实景三维倾斜模型有效呈现了河流的现状,通过多角度准确判读实景三维模型确定河流背水堤脚线、河流水面范围,大幅度缩短需要反复实地确认才能准确定位的工作时间,为高效、精准地划定水流登记单元奠定了数据基础。

(四)更新调查数据,完成确权登簿。依据最新“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及2023年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更新情况,对白马河调查数据进行更新完善,进一步提升数据现势性。按照《山东省省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内部审核办法(试行)》要求,结合市级工作实际,印发《济宁市市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内部审核办法(试行)》,明确各审核主体审核流程、要点及方式。联合市城乡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成果数据中涉及的排污口、河流水质、河道管理范围线等内容进行审核,确保登记成果规范化、审核标准化。

四、取得成效和应用推广

(一)建立了市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体系。印发了《济宁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方案》,明确了本市2020年至2023年及以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工作任务,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路线,成立了包含市城乡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及局各业务科室在内的工作推进组、技术指导组,形成了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模式,统筹推进我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为下一步开展市级重点领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提供制度及技术支撑。

(二)明确了白马河登记单元内自然资源家底。通过此次确权登簿,摸清了白马河登记单元内自然资源家底,清晰界定了白马河生态空间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之间的边界,进一步推进我市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同时也为下一步济宁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提供了示范模板。

(三)推动“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开展。2022年济宁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开展时,适逢国家“三区三线”重新划定,在白马河调查过程中发现永久基本农田存在侵占河流护堤斜坡、与水工建筑重叠等不合理图斑。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上下联动,及时将图斑编号及图斑问题反馈给相关县市区进行核实修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确权工作在耕地保护方面的作用,为“三区三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供辅助数据支撑。同时通过积极推进我市“三区三线”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修改、反馈不合理图斑,探讨河堤位置的永久基本农田的合理性,确保白马河登记单元的划定准确、规范。

(四)推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开展。白马河调查过程中采用的是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现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中出现河流水面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的重叠情况,结合最新正射影像、实景三维倾斜模型及外业调查发现实地并非河流水面,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水流实际现状对白马河进行登记单元划定,同时将问题数据反馈相关县区核实修改,进一步提高国土变更调查的准确性。

下一步,济宁市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持续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开展,确保2024年完成辖区内重点区域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