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62191/2024-07654 分        类 部门(镇街)文件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03-08
文        号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邹城市2024年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4-03-08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为扎实推进我市农用薄膜(以下简称农膜)科学使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膜残留污染,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济宁市农用薄膜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济农字〔2022)10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规划,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有效控制农膜残留污染为目标,加强农膜科学使用技术指导和农田残膜回收利用监督管理,实现农膜使用和回收利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二、工作目标

以加强指导农膜使用者科学使用农膜和农田残膜回收利用为主要内容,加大农膜科学使用技术指导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督导,切实减少农膜使用量,提高废旧农膜回收率。完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网络,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2024年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力争达到92%以上,农膜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三、主要措施

(一)扎实开展农用薄膜科学使用回收专项行动。在春季播种和秋季收获期间,组织开展农用薄膜科学使用和回收专项行动,围绕重点覆膜区域和主要覆膜作物,通过举办培训班、 田间指导、网络媒体、广播、悬挂横幅、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指导,督促广大农膜销售者、生产者切实履行法律责任,严禁使用非标准地膜,主动清理、捡拾和归集废旧农膜、严禁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机械化统一捡拾。

(二)推广替代技术,减少地膜用量。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广替代技术,科学减少农膜使用。大力推广粮经间作、一膜多用、秸秆覆盖等技术,积极推广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减少地膜使用量。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可降解和无污染的环保型农膜新产品,逐步替代普通地膜。

(三)扎实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实施方案》和济宁市农业农村局、济宁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针对蔬菜、西甜瓜、棉花等适宜作物, 大力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针对花生、马铃薯等适宜作物,积极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

(四)建立完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 借助城乡环卫一体化 垃圾分类管理网站,建立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处理的农膜 回收利用网络,实现废旧农膜的有效回收。在春耕备耕、秋收 秋种等关键季节,因地制宜设立临时废旧农膜回收站点,方便农膜回收。鼓励废弃农用薄膜回收贮运网络与可再生资源、垃圾处理、农资销售网络等相结合。

(五)开展农膜应用与回收情况调查评估。 根据省、市有关工作统一部署,有序开展农膜应用与回收情况调查评估,完善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网络,规范监测点取样检测,逐步形 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农用薄膜应用与回收调查评估机制,推动农膜应用与回收。

四、 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把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谋划。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着力把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严格执法监管。认真履行法律职责,对农膜销售、农业生产领域严格执法监管,严禁销售、使用非标准地膜和劣质农膜,禁止随意丢弃、掩埋和焚烧废旧农膜。对违法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三)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媒体、田间指导、专题活动、悬挂横幅等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普及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知识,引导农膜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自觉履行法定责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邹城市农业农村局

2 0 2 4 年 3 月 8 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