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抓”促提升  开创养老新局面
发布日期: 2024-04-17 14:48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近日,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老年食堂志愿者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为了提升全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徽省淮南市聚焦四方面重点工作,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专业的养老服务。首先,出台《淮南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等多项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其次,从探索困难老人帮扶机制、社区居家养老路径、医养融合发展举措、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等方面着手,实现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再次,聚焦项目建设扎实落地、区域深度合作、机制改革求实效三方面工作,激发养老市场消费活力。最后,强化人才招聘和人才合作,注重培养人才,促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持续发展。

目前,安徽省淮南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常住人口有68.2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55%。为此,淮南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努力提升全体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政策创制,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淮南市成立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28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了《淮南市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淮南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淮南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初步搭建起以政策为保障、规划为引领、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为指南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发布《淮南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布点,力争实现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乡镇和80%农村社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印发《关于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方案》,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计划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着力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

抓基本普惠,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纾民困,探索困难老人帮扶机制。依托淮南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加强对低收入老年人动态监测预警,汇聚乡村振兴、医保、教育、住建等7个部门的7类特殊困难群众基本信息,通过线上预警与线下核查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红、橙、黄、蓝、绿5种等级分级预警提示,将符合基本生活救助的老年人及时纳入保障范围,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印发《淮南市失能老年人帮扶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失能老年人帮扶机制,开展失能老年人帮扶行动试点工作,建设失能老年人帮扶服务中心,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等服务。

顺民意,探索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路径。淮南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淮南市社会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十四五”期间,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621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30张;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小区改造274个,加装电梯9部,惠及居民50888户,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打造敬老爱老城市公交线路8条,为44个公交站加装无障碍设施;目前,全市已建成示范性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6家,并“以大带小”运营附近的社区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形成社区养老服务链条;采取整合、改造等多种方式,改建村级养老服务站414个,以站点为依托开展助餐助洁、文化娱乐等服务,满足周边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解民忧,探索医养融合发展举措。淮南市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鼓励养老服务站与卫生服务站毗邻建设,打造医疗养老联合体,开展现场坐诊、上门问诊、定期巡诊等服务,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保障。目前,淮南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协议签约率达100%,3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

保民生,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淮南市按照“城市抓大院、农村抓嵌入”的工作思路,积极发展农村养老大院,开展互助养老服务;依靠村党组织建好、管好、做活互助养老工作,试点建立以村养老文化建设为核心、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为平台、养老积分制度建立为重点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组建以党员、村干部、志愿者为基础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开展“邻里帮、邻里访、邻里助”养老服务,努力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抓多元参与,激发养老市场消费活力

在项目落地上求“实”。淮南市积极谋划落实公办养老服务能力提升、普惠养老城企联动项目建设,推进银发经济可持续发展;落实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淮南东方健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管好总投资1.2亿元的市级老年公寓项目,并将其交由合肥九久夕阳红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并打造为四星级养老机构。

在区域合作上求“深”。淮南市推进落实上海市闵行区与淮南市养老服务领域结对帮扶合作协议,共建异地康养基地两家,以淮南市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交流,促进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动;依托八公山、舜耕山等自然资源和楚汉文化资源,探索发展旅居和异地康养,建成长三角康养基地两家。

在机制改革上求“效”。淮南市按照“宜公则公、宜民则民”的原则,采取县级统一管理、乡镇自主运营、部分服务外包等方式,有序推进农村特困供养机构体制机制改革;选取供养人数多、乡镇经济较发达的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共改造乡镇敬老院16所、2843张床位。

抓人才培养,促进养老队伍持续壮大

建立人才招聘链。淮南市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机构招聘用工服务的通知》,形成招聘需求清单,举办线下招聘会,并通过招聘网站等线上途径开设养老服务人才专栏,推动养老服务岗位信息多点联动发布。同时,通过开展校园招聘等定向招聘活动,推进养老机构与应届毕业生等劳动者精准对接。

强化人才合作。淮南市开展养老服务领域人才“政校行企”合作座谈会,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各大院校、养老行业协会,就养老服务领域人才培养、输送以及引导人才参与养老服务等合作事项进行商讨;签订养老服务领域人才“政校行企”合作框架协议,引导学生参加养老服务领域志愿服务活动和义工实践,实施专业教育培养和职业培训;推进市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双师带徒、学工交替等方式,开展定岗、定向式人才培训,满足机构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落实人才政策。淮南市落实养老服务人才相关政策,按照养老从业人员学费补偿和入职奖补实施办法,为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发放2000元—8000元的一次性奖补;每两年举办一次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为成绩优异者授予“淮南市五一劳动奖章”及“淮南市技术能手”等称号,鼓励现有养老护理人员提升学历水平和护理技能。


来源:中国社会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