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大束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四抓四提升”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4-05-11 10:39 信息来源: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自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邹城市大束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产业为依托,以民生为根本不断强化目标导向,实施四抓四提升工作法,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抓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引领能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驻村以后,各第一书记第一时间将党组织关系转移到村,与全体党员融为一体,帮助抓好组织建设。一是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各第一书记积极指导并参加所驻村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侯家洼村、梭庄村等进一步细化了主题党日活动计划表,开展给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二是不断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各第一书记多次组织党员开展集体学习,进一步提升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和为民办事服务水平。北石庄村与济宁市能源局、兖矿能源鲍店煤矿开展支部联建,相互学习各自党建工作经验做法,推进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形成良性互动。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冬季雨雪寒潮期间,第一书记第一时间自发组织党员群众清扫积雪、破除坚冰走访困难户和五保户,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二沟村、白塔寺组织党员开展“学雷锋 我行动”活动,黄疃村、武家庄村等组织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相关活动,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抓第一书记培训,提升驻村帮扶能力工作队按照第一书记到岗即到位、到位即胜任的目标,建立塑造队伍“三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周例会制度。规定每周五为工作队例会日,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面对面汇报本周工作进展,讨论问题不足,共同部署下周工作,实现各项信息快速共享、资源有效整合、工作协同推进。二是建立“政策大讲堂”培训制度。集中开展4期培训活动,邀请济宁、邹城有关部门和大束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授课主要解读镇街发展规划、党建规范化、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宅基地管理等重点问题。按时收看省专班“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开课”学习《下派干部政策“一口清”读本》,及时为第一书记“充电蓄能”,持续提升第一书记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建立纪律管理制度。要求第一书记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严格执行请销假、外出备案等工作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提高工作透明度,树立良好工作形象,为驻村帮扶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抓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强村富民能力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工作队坚持以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一是多维度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工作队多次召开第一书记项目推进会,加快推进武家庄面粉厂侯家洼村特色农业项目落地实施,促进匡庄村利用资源优势,打造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农游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多方协调优化耕种条件。第一书记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化村民耕种条件。驻村以来,已累计修建生产路1000余米,更换出水栓200余个,有效提高村庄生产效率。三是科技富农提升生产效率。鸿山村邀请山东农业大学果树专家刘国兴教授,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猕猴桃冬季管理、剪枝技术。武家庄村协调为农志愿服务队为村小麦实施无人机飞防喷药,节省成本,受到村民一致好评。四是经验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工作队编发3期《驻大束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工作简报》,及时分享各村产业创新做法、总结工作经验,形成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

抓民生实事落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工作队坚持“以调研开路,向问题开刀”的工作原则。一是听民生察民意解民忧。各第一书记定期入户走访,掌握村情民意,倾听村民需求,谋划民生实事。春节期间,积极联系各派出单位,协调米面粮油、棉衣等物资,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及党员。二是挂图作战推进民生实事。根据各第一书记年初调研走访情况,工作队建立《邹城市大束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各第一书记为民办实事台账进展情况表》,明确今年为民办实事77条,其中服务类25条、建设类36条、对上争取16条,按月调度推进,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捐资助学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工作队向安平小学捐赠价值8万余元的800余套课桌凳,向灰埠小学捐赠价值1万余元的学习体育用品和3000元爱心助学款,向赵家庄村困难大学生捐赠生活用品和2000元助学金。四是多方协调开展为民服务。驻村以来,各第一书记累计在村开展“爱心义诊”活动10余次,让村民在门口享受免费查体;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免费理发、到村办理公交卡、驻村联建、免费拍照等活动40余次,持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下一步,大束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将持续发力,不断健全完善“四抓四提升”工作法,持续提升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和为民服务能力,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帮扶各项工作。

 

文字报道:市下派办

责任编辑:薄登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