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62191/2024-14446 分        类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05-30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关于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建议”的提案(邹城市十一届三次会议第47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5-30 发布日期:2024-05-30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邹农函〔2024〕第15号

商亮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邹城食用菌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全市食用菌累计种植面积达2600万平方米,涉及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双孢菇、香菇、黑皮鸡枞等20多个优良品种,拥有智能化食用菌组织20多家。邹城市统筹布局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了“一核、两翼、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创建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高区及省级现代产业园。“邹城蘑菇”成功入选首批“好品山东”名单,2024年品牌价值达41.25亿元。邹城食用菌产业目前已完成了规模扩张,达到了周年有菇,但与发达国家及地区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如菌种结构相对单一,缺乏高附加值珍优菌种、产业链条短,缺乏外源链条延伸、品牌意识观念淡薄等诸多问题。结合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及我市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拟提出以下措施:

一、立足内培外引,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完善产业体系。引导食用菌企业,在扩大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等传统菇种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发展种植珍稀菇种,持续丰富食用菌种植品种,进一步提升食用菌生产总量。针对食用菌产业主要集中在标准化生产阶段,上游菌种研发、下游精深加工比较薄弱以及产业装备制造缺失的现实状况,建议相关部门、企业聚焦生产端、创新端、加工端、市场端,围绕菌种研发、标准化栽培、食用菌精深加工及装备制造业、菌渣再利用等领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争取落地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优质项目。

突破精深加工。鼓励食用菌龙头企业向制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发展。大力引进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鲜菇速冻低温冷藏库,延伸下游产业链条,打造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做实三产联动。充分挖掘食用菌产业在营养保健、休闲体验、文旅研学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科普体验、亲子教育、工业旅游等新型业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二、优化顶层设计,做强“邹城蘑菇”品牌

加大品牌培育。引导食用菌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邹城蘑菇”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宣传、营销推介、策划包装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建立健全“邹城蘑菇”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制度,完善《“邹城蘑菇”品牌使用规范》,提升邹城食用菌在全国食用菌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持续对接中国食用菌协会等具备举办国际水平会展能力的组织和机构,定期举办集“论坛、研讨、展览”于一体的食用菌行业展会。筹备举办了中国食用菌行业大会暨(山东·邹城)国际食用菌博览会、中国食用菌行业大会暨蘑菇发展峰会等大型活动,进一步打响“邹城蘑菇”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强化对“邹城蘑菇”区域公用品牌维护保护,鼓励菌业企业、合作社创立特色食用菌品牌,加快形成“区域公用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除在电视、网络等影音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外,注重在高速公路两侧、机场、高铁站等人流量密集场所加大广告投放量,通过直观方式,充分宣传展示“邹城蘑菇”,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三、统筹各方资源,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强化科技保障。以省级农高区、现代产业园区为依托,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食用菌共享技术研发平台,为食用菌良种繁育、智能化生产、精深加工、智能装备制造提供科技支撑。依托企业研发试验平台,加强与院士专家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人才保障。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招院引所、招才引智。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等“练兵场”作用,组织农户开展合作社运营管理、食用菌种植、产品外销等技能学习,培养更多乡土技术人才。

强化要素保障。相关部门认真研究上级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对上争取工作,破解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土地等制约瓶颈。积极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立足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要开发系列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各级乡村产业振兴投资资金,用足用活省农担等贷款贴息政策,对食用菌产业投融资予以倾斜,助力产业更新换代、做大做强。

在此,对您提出宝贵建议表示感谢,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进一步提出意见,以促使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邹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30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