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5582C/2024-10395 分        类 他山之石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4-05-08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四川省成都市推出『一步法』筛查和多维干预策略
探索构建老年认知障碍闭环服务体系
发布日期:2024-05-08 发布日期:2024-05-08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为降低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减轻家庭养老负担,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运行、专业服务的思路探索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加强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及干预,创新性提出以“一步法”筛查和多维干预策略为核心的“成都模式”,构建认知障碍闭环服务体系,助力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26个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52个认知障碍服务阵地(26个认知障碍支持中心、26个认知友好空间),健康宣教覆盖16.8万人次,完成5.2万余名老年人的认知障碍早期筛查,正在对3000余名风险老人开展认知障碍早期干预。

科学研究夯实干预基础

成都市坚持早预防早干预,从认知障碍防控入手,从源头减少因老年人罹患认知障碍而产生的社会养老成本;与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先期选取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等点位对社区居民开展认知功能评估,对全市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比例进行初步研判,同时对认知障碍风险老年人开展非药物干预和干预效果分析,为项目广泛推动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政策标准引领系统建设

成都市发布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指导手册和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验收标准,指导全市试点社区建立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街道和社区为主体、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编制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实施细则及指导手册,实施标准化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因地制宜打造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公共空间打造友好阵地

成都市借助社区现有各类公共服务空间,链入认知障碍服务功能和友好元素,优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采取“1+1+N”(即1个依托养老服务设施如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日间照料机构等打造的认知障碍支持中心,1个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认知角,N个依托小区闲置场地打造的认知友好空间)模式构建社区认知障碍服务阵地;深入挖掘社区历史、文化、老年人偏好等,在社区内设置统一的认知障碍友好标识、友好色彩,营造友好、便利、安全、温馨的社区认知障碍物理环境。目前,成都市建成了情景花园嵌入式认知症特别养护机构和首家认知症友好机构,指导30家养老机构打造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3000余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为患病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养老服务。

多元协同集聚社区资源

成都市立足社区,通过政府以及所在社区居民、商业机构、医疗机构、照护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主体共同参与、多元协作,创新社校合作、社企合作、社社合作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工作机制,为老年认知障碍风险人群及其家庭提供多方面保障与支持。目前,全市共培育发展46支共计2300余人的老年认知关爱志愿者队伍;动员530余家社区企事业单位成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单位,认知障碍友好网络初步形成。

科技助力提高筛查效果

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中,成都市优化筛查工具,创新采用“一步法”筛查,同时利用数字系统、人工智能等工具协助开展认知障碍风险测评,提高筛查效率及数据准确度;建立相应服务台账与数据库,为老年人后续干预训练、分级转诊、照护服务提供精准指引;多维度分析筛查结果及未来风险趋势,准确掌握区域老年人认知风险情况,合理规划认知障碍友好床位布局。

闭环服务惠及更多患者

通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成都市形成宣传教育、早期筛查、干预训练、转介治疗、专业照护为一体的认知障碍闭环服务体系,按一级追踪、二级干预、三级康复、四级医疗的原则提供服务,协同专业医疗机构开通记忆门诊、建立就诊绿色通道,为需医疗诊治人群提供医疗转介服务;与养老机构合作,配备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打造多层次认知障碍照护体系。今年,全市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宣教720余场,覆盖16.8万人次,有效提升了社会关注度,为认知障碍友好氛围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社会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