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5558U/2024-12307 分        类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发布机构 市科学技术局 成文日期 2024-06-14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邹城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关于推进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邹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5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14 发布日期:2024-06-14 信息来源: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引领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整合园区、政策、资金、人才等各类优势资源进行重点打造,培育了珞石、达野、天河等机器人骨干企业,基本形成了“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应用+行业应用”的产业链条和生态圈,涵盖了本体制造、技术支持、应用场景拓展等领域。通过实施人才科技赋能,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助力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共引、项目共研,招引了宗光华、李泽湘、孟庆虎、谈金东等专家、培育了李正江、庹华、田胜利等一批省级以上重点人才。

去年以来,我局围绕人才引进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对机器人及关联产业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了高校院所成果分布及企业技术、人才需求“两张图谱”;我们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推动机器人企业与北大、浙大、哈工大等大院大所全面合作;我们协助建设机器人联合实验室10余个,引进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6人;我们围绕产业“卡脖子”的控制系统、本体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推动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达野智能在机器人整机、控制器、机器视觉三个方面研发能力提升至国内领先水平。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围绕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培育双向发力,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一方面,积极开展机器人产业高层次人才精准对接活动,引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为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专业化、差异化的培育支持方案,更全面地发挥人才效用,打造多方位、立体化的人才队伍,服务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打破产学研合作瓶颈。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机器人研究院、省智能过程控制技术创新中心等公共技术研发平台能级,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人工智能专项课题等方式,组织开展多主体、多要素、全链条、高强度的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一方面,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国企对接联系,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另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建立和壮大研发机构,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积极研发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扩大区域影响力。以珞石科技、达野、天河等企业为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影响力,形成本地优势特色,扩大区域影响力。鼓励企业参加人工智能创新论坛、创新竞技行动,支持企业开展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紧抓珞石科技总部迁移的契机,以智能化、集成化为方向,加大力度融资融智,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融通发展。





邹城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6月14日  




签发人:

联系人:袁健、颜亚超

联系电话:5258966、5213051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